20世纪初期,尽管西医已经进入中国数十年,但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服务的,仍旧是传统的中医。有意思的是,不到一百年,中医与西医的地位正好换了个,如今是西医当道而中医式微,这其中的种种缘由,颇多可探讨之处。
几千年来,中医是中国人唯一的治疗手段,国人对此有着极深厚的感情与信任感,而对于西医,往往是到了非常时刻、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才加以尝试。如同许多新事物一样,国人对西医的怀疑和不信任,也是西医在中国数十年不能够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当时的大多数西医眼中,传统而落后的中医必然会随着不可阻碍的医学发展而逐渐走向自然衰亡,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在西医初入中国的很长一段时期不是这样。1935年,上海的名西医伍连德不得不沮丧地认为,每八个病人中,大概只有一个愿意就诊西医。和中医相比,西医在费用上更高,但这并不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关键问题还在于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正因为如此,西医界人士在民国成立以后开始寻求政治资源的支持来扩展西医的生存空间,由此也引发了中西医之间的激烈冲突。
最早谈到中医药废除问题的,是1913年9月就任教育部长的汪大燮。他在接见京师医学会代表要求将中医列入医学教育系统时,竟毫不掩饰地说:“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一节,难以照准。”汪大燮的话引发了中医药界人士的强烈抗议,1914年11月,来自全国十九个省的中医代表团来到北平向国务院和教育部请愿,要求政府抛弃废除中医药的政策。后来,废除中医及中医教育的动议也就不了了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