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流行自杀”,这是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很长时间我都记得这个神秘而独断的说法,信以为真——相信诸伯利比其他地方有更多人自杀,就像波特菲尔德有更多的斗殴和酗酒一样,自杀是这个城市的象征,有如市政厅上的炮塔。后来我对母亲所说的一切的态度变得怀疑和鄙视了,我争辩说,事实上诸伯利很少有自杀事件,数字肯定不可能超过平均数,而且我会向母亲挑战,让她列出来。她会在脑海里系统地沿着不同的街道历数:“——妻子和孩子在教堂时,他上吊了——他早餐后出去朝自己头部开枪——”但是实际上没有这么多;我很可能比她更接近真实。
如果算上我原来的老师范里斯小姐的话,有两起溺水自杀事件。另一个是马里恩·谢里夫,母亲和其他人会略带自豪地说:“哦,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家庭!”一个哥哥酗酒身亡,另一个在杜伯敦的精神病院,马里恩自己走进了瓦瓦那什河。人们总是说她走进去的,而说到范里斯小姐的时候用的却是投河自尽。因为没有人看见任何当时的情形,差别只是两个女人本身的不同,范里斯小姐做什么事都冲动而激烈,马里恩·谢里夫则深思熟虑,不紧不慢。
至少那是她在照片里看起来的样子,挂在中学的主厅里,在装着马里恩·谢里夫女子体育奖的盒子上方,那是一个银杯,每年拿出来颁发给学校的最佳女运动员,刻上女孩的名字后再放回去。在这张照片里,马里恩·谢里夫拿着网球拍,穿着白色褶裙,白毛衣的V型领子上有两条深色的边。她头发中分,不合适地在鬓角处向后夹着;她体格结实,没有微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