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S

热门小说推荐

塞翁失马

解释 塞:边塞。翁:老头。比喻祸福相倚,坏事变成好事。

出处 《淮南子·人间》:“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淮南子·人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靠近边塞,住着一个老头,善于推算谋划。有一天,他们家养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边境之外的胡人那里,同村人都来对他表示同情。这个老头说:“马跑就跑了吧,这何尝又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跑掉的马又跑了回来,而且还带着另外的几匹骏马,同村人又非常羡慕,都来向他表示祝贺。这个老头又说:“多了几匹马,这何尝又不是祸害呢?”因为家里多了这几匹好马,他的儿子就喜欢骑着飞跑,不料有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成了残疾人。同村人又觉得很惋惜,都来看望。这个老头又说:“摔断大腿,变成跛子,这何尝又不是一件好事呢?”又过了一年,塞外的胡人大举进攻,朝廷征召兵员,凡是身体强壮的成年男子全都举刀拿枪、开弓射箭地上了战场。战斗之后,住在边塞附近的人家,十有八九都战死在了疆场,而老翁的儿子,正因为瘸腿的缘故没有上战场,从而得以保全了性命。

《淮南子》在讲完这个故事后感叹说,灾祸和幸福可以相互转化,至于如何转化则难以预料。福可以变为祸,祸也可以变为福,它们的变化不可探究,它们的深邃也不可穷尽。

近义 因祸得福

例句

他没考上大学,但由此发愤努力,自学成材,真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三顾茅庐

解释 顾:探望;拜访。茅庐:茅草屋。本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直到第三次才见到。后用来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就有出众的才能、英雄的气概。他身材高大,容貌魁伟,当时的人都觉得他不同寻常。东汉末年,天下纷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山野中耕作,不追求显赫的生活。当时刘备也流亡到了荆州,驻扎在新野,听说了诸葛亮非凡的才能,心生结纳之意,又接受徐庶的建议,亲自登门拜访,去了三次才终于见到他。当时正值隆冬,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式,指出了刘备成功的途径,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策”。此后诸葛亮一生效力于蜀国,安定蜀国、联合孙吴、抗击强曹、兴复汉室,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忠臣。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在一次北伐曹魏时,诸葛亮给刘禅写了一封《出师表》,其中写道:“我本是一个普通百姓,在南阳过着自己耕作的生活,只希望能够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生命,不企望能得到各位诸侯的赏识。先帝刘备不觉得我地位低微,三次屈尊到我的草庐拜访,征求我对天下大事的看法。由此,我内心感动,同意先帝的邀请,跟随他东奔西走,为国效力。”《出师表》真挚感人,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近义 礼贤下士

反义 拒人千里

例句

校长三顾茅庐,诚恳地邀请李老师主持高三年级的工作。

三令五申

解释 令:命令。申:告诫。形容再三命令与告诫。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斧钺,即三令五申之。”

孙武是春秋时著名的军事家,他因为通晓兵法受到吴王阖闾的接见。阖闾说:“你写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能用来试试练兵吗?”孙武说:“可以。”阖闾又说:“能用妇女来试试吗?”孙武又说:“可以。”于是阖闾让孙武训练自己后宫的一百八十名美女。

孙武将宫女分为两队,让吴王宠爱的两个侍妾分别担任队长,并让每个宫女都拿着长戟。孙武下令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口、左右手以及后背吗?”宫女们都说知道。孙武又说:“向前看,就是朝心口所对的方向看;向左转,就是朝左手方向转;向右转,就是朝右手方向转;向后转,就是朝后背方向转。”宫女们回答:“是。”规矩宣布完后,孙武命令摆上斧钺等刑具,然后击鼓命令向右转,宫女们哈哈大笑。孙武说:“规矩不明、号令不清,是将领的过错。”于是又再三宣布了命令和规矩,然后击鼓命令她们向左转,宫女们又大笑起来。孙武说:“规矩号令已经交代清楚,如果还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于是就要杀两个队长。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传达命令说:“我已经知道您善于用兵了。如果没有这两个侍妾,我吃饭都感觉不到香甜,希望您不要杀她们。”孙武回答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军,那么将领在军队中,国君的命令也可不接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重新选了队长。这时又击鼓为号,宫女们进退整齐,动作符合要求,再也没有人敢吭声了。

例句

临放暑假,班主任三令五申,要求同学们假期不许泡网吧。

三人成虎

解释 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战国时,结为同盟的国家为了取信于对方,要互派宗亲作为人质。魏国和赵国结盟后,魏国国君要送太子去赵国首都邯郸做人质,让大臣庞恭陪同。庞恭知道魏王容易听信谗言,就希望对魏王有所劝谏。临行前,他问魏王:“如果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又问:“如果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还是不信。”庞恭再问道:“如果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庞恭说:“街市上明显不可能有老虎,但当三个人说有老虎,您就以为真有老虎了。现在邯郸距离魏国比距离街市远得多,说我坏话的人肯定不止三个,希望您听到后能仔细分析他们的话。”魏王说:“这个我知道,你就放心去吧!”但后来还是不出庞恭所料,魏王还是听信了谗言。庞恭从邯郸回国后再也没能见到魏王。

近义 众口铄金

例句

如果政府不出面发布可靠的消息,就会三人成虎,谣言满天。

三十而立

解释 本指人在三十岁左右知晓礼仪,做事有分寸。后用来表示人在三十岁前后应当有所成就。

出处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主要学生的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从《学而》到《尧曰》共二十篇。

在第二篇《为政》中,孔子有一段话,大致叙述了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教导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要有每个阶段的收获。他说:“我十五岁时立下了学习的志愿;三十岁时学懂了礼仪,从此说话做事都有了把握;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所以心里不犯糊涂;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言语,就可以分辨出真假,判定出是非;到了七十岁,便能做到既随心所欲,又不逾越规矩。”

例句

他们都是在二十几岁作出贡献,三十开外就荣获诺贝尔奖,真可谓三十而立。

丧家之犬

解释 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春秋去找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到处宣传他的仁政学说,可惜很少有人接受他的这一套。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离开曹国后又周游到了宋国,和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演习周礼,借以宣传自己的主张。宋国的司马(掌军政和军赋的高级官员)桓魋很讨厌孔子,准备杀掉他,就先派人拔掉了大树。孔子一看情况不妙,就赶紧和弟子们四散逃跑。混乱中,孔子和弟子们失散了。孔子跑到了郑国,一个人站在城墙的东门口。孔子的学生子贡四处打听孔子的下落,郑国人告诉他说:“东门口站了一个人,额头长得像唐尧,脖子长得像皋陶,肩膀长得像子产,但是从腰到脚和大禹相比还差三寸。他惊慌失措,好像没有人要的流浪狗。”子贡一听,知道这正是自己的老师,就马上跑到了孔子。

例句

革命一来,绅士们便立刻皇皇然若丧家之犬,将小辫子盘在了头顶上。

丧心病狂

解释 丧失理智,昏乱失常。形容言行荒谬可恶至极。

出处 《宋史·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范如圭,南宋时期建州(今福建)建阳人。年少的时候跟随舅舅胡安国学习《春秋》。后来考中进士,步入仕途。范如圭刚刚到达官任时,当地的长官将要处决犯人,范如圭指出了其中的错误,但长官认为已经签署的文件不能改变。范如圭神色严肃地说:“你怎么能因为害怕改换一个字而轻视几个人的生命呢?”这位长官在范如圭的开导下猛然醒悟,听从了他的意见。从此以后,官府里的大小事情都要征求范如圭的意见。

当时秦桧在朝廷上极力主张与金和议,对金妥协。金国的使臣来宋国,没有地方住,秦桧就要搬空朝廷的秘书省让他们住。范如圭立即面见宰相赵鼎说:“秘书省是收藏皇上诏谕的地方,可以让仇敌住在哪里吗?”赵鼎内心羞愧,只好改换了客馆。后来金国使臣非常狂慢,所提的建议很多都不能依从,朝廷内外人人都觉得愤恨郁闷。范如圭和十几个同事共同商议,准备联合上疏争论这事,写成草稿后,同事们大多又都害怕而退出。范如圭于是独自写信责备秦桧歪曲学理、背叛老师、忘却仇敌侮辱国家的罪过,而且还说:“你如果不是丧失理智,昏乱失常,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你一定会遗臭万年!”秦桧非常恼怒。最终范如圭还是坚持起草了奏章,会同六位正直的史官向皇帝上疏,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近义 丧尽天良

例句

日军丧心病狂地屠杀了成千上万无辜的百姓。

色厉内荏

解释 厉:严肃,严厉。荏:柔弱,怯懦。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出处 《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孔子说:“神色严厉而内心怯懦,用小人来作比喻,大概就像钻墙洞的盗贼吧!”

孔子的这一比喻非常贴切。在孔子看来,色厉内荏的人就像道德品行不高的小人一样。小人虽然不一定时时处处做坏事,但其内心却整天惶恐不安,就像钻墙洞的盗贼那样,行为鬼鬼祟祟,偷偷摸摸,总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人看穿。心地不正,行为自然不会大方。

近义 外强中干

例句

帝国主义的爪牙不少是色厉内荏的家伙。

生灵涂炭

解释 涂炭:陷入泥淖、坠入火坑。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 《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南北朝东晋十六国时,后燕和后秦进攻前秦,前秦皇帝苻坚逃出都城,被后秦国君姚苌俘获。姚苌逼迫苻坚交出皇帝的印信,苻坚不交,被缢死。苻坚死后,他的手下幽州刺史王永拥立他的儿子苻丕继位,苻丕任命王永为左丞相。王永组织武力讨伐后秦姚苌和后燕慕容垂,他在讨伐的檄文中说:“先帝苻坚死在敌人手中,京城沦陷,整个国家萧条不堪,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接着他又叙述了苻丕的美德,斥责了姚苌和慕容垂的残暴,号召各位公侯和州郡长官以及拥有武装的地方势力,心系国家,共讨强敌。讨伐战争一开始还比较顺利,但是后来王永战败身亡,苻丕在逃亡途中遭东晋将领伏击被杀,前秦灭亡。

例句

连年战乱和动荡使阿富汗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渴望安宁。

生吞活剥

解释 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机械地模仿。也指不联系实际,生搬硬套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出处 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唐代李义府曾经作了一首诗:“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当时河北枣强县县尉张怀庆喜欢剽窃名士的诗文,改头换面后据为己有,他把李义府的诗稍作修饰,在每句之前加上两字:“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这样就把李义府的五言诗改成了七言诗,冒充己作。

对张怀庆的这种卑劣行径,当时的人非常瞧不起,就讥笑他是“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人称“七绝圣手”。郭正一也是唐代名士,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华,后任中书侍郎,当时朝廷的文辞诏敕,多由他撰作。“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正是对张怀庆剽袭、模仿的生动写照。

反义 融会贯通

例句

在我还没有长大,识字也还不多时,就生吞活剥地看起小说来。

声名狼藉

解释 声名:名声。狼藉:乱七八糟,不可收拾的样子。形容行为不检点,名声极差。

出处 《史记·蒙恬列传》:“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

秦始皇在出巡途中死亡后,在赵高和李斯的谋划下,废除原定的继承人扶苏,而由胡亥继位。秦二世一上台,赵高就假借胡亥之手,命令公子扶苏,大将蒙恬、蒙毅兄弟自尽。蒙氏兄弟不相信,请求申诉。胡亥派人对蒙毅说:“先主始皇帝想确立太子,你却加以非难,以至于罪过牵连到你的宗族。朕不忍心,仅赐你一人自杀,也是很幸运的事了。你应当考虑一下。”蒙毅说:“我跟随先主多年,非常了解先主的心思。先主选立太子,我哪里进谏过什么话?希望你们认真调查,让我死于实情。过去秦穆公杀死三位良臣给他殉葬,百里奚无罪却强加给他罪名,所以秦穆公的谥号是‘缪’。昭襄王杀了白起,楚平王杀了伍奢,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这四位君主,都犯了大过失,天下都非议他们,认为他们不够贤明,因此在各国名声极差。希望你们以此为鉴,认真审查。”蒙氏兄弟都据理力争,使者虽然知道其中的隐情,但在胡亥的命令下,最终还是将其杀死。

近义 臭名昭著

反义 德高望重

例句

他因为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而弄得声名狼藉。

师出无名

解释 师:军队。本来表示出兵但无正当的理由。后来也表示行事而没有正当的理由。

出处 《汉书·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正值楚汉相争之时。这年三月,汉王刘邦从临晋渡过黄河,魏王豹投降,率兵跟从汉王。随后,刘邦又攻下河内,设立了河内郡。紧接着,陈平又离开项羽归降汉王。汉王与陈平谈话,非常高兴,让他做了自己的陪乘,来监督各位将领。汉王又率军南渡黄河,到达洛阳,新城三老董公拦住汉王说:“我听说‘顺行德义者昌盛,违背德义者灭亡’,‘军队出征但没有正当的理由,军事行动就不会成功’,所以说‘指明他是逆贼,敌人才可以征服’。项羽行事暴虐无道,流放杀死他的君主,为天下人所怨。仁爱不靠武勇,正义不靠暴力,汉王三军将士,应当为义帝穿孝服,并晓谕诸侯,为了替义帝报仇才东伐项羽。这样一来,四海之内无不仰慕汉王您的德义。”汉王说:“太好了。不是您我还听不到这些高见。”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露左臂大哭,公祭三天,通告诸侯愿意和他们一起讨伐项羽。

由于刘邦出师有名,争取到了各路诸侯的支持,为最终战败项羽打下了基础。

反义 师出有名

例句

师出无名的事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是注定不能成功的。

守株待兔

解释 株:树桩。守着树桩,等待兔子在树桩上碰死。后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而不知变通。

出处 《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战国末期的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圣人不期望效法古代,不按固定不变的老规矩办事,而是研究当代的形势,采取新的措施。他在讲解这个道理的时候举例道:宋国有一个耕田的人,田中有根树桩子,一只兔子跑来,恰好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从此他放下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但最终也没有捡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现在打算用先王的办法来治理当代的百姓,都属于守株待兔这一类啊!

近义 刻舟求剑

反义 随机应变

例句

当前有些豪华商店热衷于做高价位、高利润的生意,营业员面对空空荡荡的店堂“守株待兔”,准备逮住“大腕”做笔大生意。

鼠目寸光

解释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出处 清·蒋士铨《桂林霜·完忠》:“俺主公豁达大度,兼容并包,尔反鼠目寸光、执迷不悟。”

蒋士铨是乾隆时代最负盛名的戏曲家,他写的传奇《桂林霜》宣扬忠孝节义,写康熙时代,广西巡抚马雄镇拒绝跟随吴三桂谋叛,全家被关在监狱中四年,后全部遇害。在《桂林霜·完忠》一节里,叛乱者劝降时说:“我们主公心胸开阔,你反倒目光短浅,固执己见,坚持错误而不明事理。”但马雄镇终不为所动,最后与儿子同时遇害,家眷二十余人同时自杀,为国尽忠,成就了一代英名。

近义 目光短浅

反义 高瞻远瞩

例句

他这个人是没有什么深谋远虑的,看问题鼠目寸光。

束之高阁

解释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面。比喻弃置不用。

出处 《晋书·庾翼传》:“京兆杜、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庾翼,字稚恭,东晋著名大臣。庾翼仪态秀伟,年轻时便胸怀经国济世的大略。当时京兆人杜乂、陈郡人殷浩同以才华闻名天下,但庾翼并不重视他们,常对别人说:“这类人应当暂时弃置不用,等到天下太平时,再谈论他们的任职吧。”

庾翼担任太守后,安抚百姓,颇得民心。后来又镇守重镇武昌,由于他年纪很轻,又身居高位担当重任,大家都很关注他,认为他有可能不称职。但庾翼勤劳谦恭,毫不懈怠,军政严明,谋略深远。几年之中,就把自己的辖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大家一致称赞他的才能。庾翼忠心国家,以收复北方为己任,但在四十一岁时不幸病死。

近义 置之不理

例句

那些过时的书籍,早就被我束之高阁了。

双管齐下

解释 管:毛笔,画笔。本指两手各握一支毛笔,同时作画。后常用来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

出处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张璪(zǎo),字文通,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画家。他因为在安史之乱时曾任伪职,所以在政治上不得意。但他作画的水平极高,以至于当时的著名画家毕宏都惊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

张璪最擅长画山水画,尤以精于画松石而闻名当世,他的松石画中常常能透露出独特的意象。张璪能够一手拿两根毛笔同时作画,更奇特的是,这两支笔可以同时画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画出鲜活的松枝,一支画出干枯的树干,表现出的气势超越了风雨和烟霞。他还能用手直接蘸墨在白绢上作画。

他的画作多山水,重灵感,富于激情,是唐代水墨山水画的代表。同时,他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法大自然,同时内心多加揣摩)的创作方法,以及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相统一的绘画主张,在中国美术史上有重大意义,对后世的绘画理论也有很大的影响。

近义 齐头并进

例句

他轻轻地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为的是双管齐下,好惹起院内的注意。

水滴石穿

解释 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持之以恒,日久天长,自会做成难以想象的事情。

出处 《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枚乘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江苏淮阴人,曾经作过吴王刘濞掌管诏策文书的郎中官。枚乘在刘濞发动七国叛乱前,曾上书谏阻他起兵,叛乱中,又劝谏他罢兵,吴王均不听从。后来,吴王的叛乱被平定,而枚乘也由此出名。

在谏阻吴王刘濞叛乱的奏疏中,枚乘说:“福的产生有基础,祸的产生有根源,接受产生福的基础,杜绝产生祸的根源。祸从何处来的呢?泰山流下来的水可以滴穿石头,井上辘轳的绳索可以磨断木栏。水本身并非能钻透硬石的钻子,绳本身并非能锯断木头的锯子,这是逐渐浸润摩擦的结果。”枚乘希望吴王积累德行,了解背弃义礼的危害,三思而后行,早早地在错误发生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吴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枚乘就离开他,去了梁国。

近义 绳锯木断

反义 一曝十寒

例句

学习贵在坚持,日积月累、水滴石穿,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水落石出

解释 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出处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今江西)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自身文才非凡,同时喜欢奖掖后进,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以及曾巩、王安石都出自他的门下。欧阳修在担任安徽滁州知州的两年多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醉翁亭记》。

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作者写道:“滁州城四面青山环绕,而城西南山峰中,树木和溪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那林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地方,就是琅琊山。沿山前行六七里,渐渐会听到潺潺的水声,那就是从两座山峰中间流淌出来的酿泉。在回环的山势和弯转的山路间,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高踞在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亭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自己啊。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美丽的山水之间。山水的乐趣,是寄托在酒上,领会在心里。”紧接着作者又对山中春夏秋冬的景色进行了描写:“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树木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凉风清爽,霜色洁白,泉水回落,石头显露,这便是山中四季的美景。”

《醉翁亭记》不但描写了醉翁亭的美景,还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近义 真相大白

反义 迷雾重重

例句

我们万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弄他个水落石出才好。

水深火热

解释 比喻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战国时,齐国打败了燕国。齐宣王问孟子:“有人劝我吞并燕国,也有人劝我不要吞并它。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实力同样雄厚的大国,只用五十天便打了下来,我认为这不是光凭人力就能做到的,这大概是天意。如果我们不吞并它,上天会认为我们违犯了天意而降下灾害。不如吞并了它,怎么样?”

孟子说:“如果吞并它而燕国的百姓高兴,就吞并它,周武王就曾经这样做过。如果吞并它后燕国的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它,周文王也这样做过。以齐国这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来攻打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燕国,而燕国的百姓都用筐子装着吃的,用壶盛着喝的来欢迎您的军队,难道还有别的意思吗?只不过是想逃离那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罢了。如果百姓以后的生活更加痛苦、灾难更加深重,他们就会对您失去信心,转而寻求其他的明君。”

近义 民不聊生

反义 安居乐业

例句

外敌入侵,军阀混战,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水中捞月

解释 到水里去打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出处 《摩诃僧律》卷七:“时猕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闇冥。’共作议言,云何能出。时猕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

这是佛祖对各位听讲的僧众讲的一个故事。在遥远的过去,伽尸国有个波罗奈城,城中的空闲处生活着一群猕猴,整天在树林里游玩。一天晚上,月光皎洁,这群猕猴跑到一棵树下的井边玩,看到了井中的月影。这时,猴王对群猴说:“月亮现在落到井里要淹死了,我们应该一起救出它,不要让世间的黑夜变得黯淡无光。”猴子们议论纷纷,都说那该怎样救呢?猴王又说:“我知道办法。我捉住树枝,你们抓住我的尾巴,我们一个接一个,就可以下到井里捞出它了。”于是猴子们就按照猴王的安排,一个抓住一个的尾巴,向井里的月影接近。连接的猴子越来越多,还没有到达水面,树枝就被压断了,猴子们一下掉到了井里。树神看见了,就说:“你们这群吃野果的傻家伙,真是笨蛋跟随傻瓜。水中的月亮怎能救起?在我看来简直是自找烦恼,这样的思维又怎能拯救整个世间呢?”

近义 大海捞针

例句

从物欲上求快乐,无异于水中捞月,永远不会达到目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解释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三国曹魏后期,司马懿总揽大权,他死后由儿子司马师继承其位,司马师死后,又由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司马氏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把持了曹魏国政,皇帝基本成了摆设。当时的少帝叫曹髦,他见皇帝的威势和权利一天天衰落,内心非常气愤。就秘密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以及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的心思,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他废掉我而受辱,今天打算和你们杀出宫门一起去讨伐他。”王经认为司马氏久掌国权,人心已经归附于他,而且皇宫卫士量少力弱,不足与之抗衡,用武力反抗的事情应当重新加以详细考虑。曹髦掏出怀中的玉牌扔在地上,发誓说:“我已经决定。正打算豁出命去,死又有什么?何况如果成功还不一定死呢。”

王沈、王业赶紧跑出去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刚做好准备,曹髦就率领着几百个奴仆大喊着从皇宫中冲了出来。司马昭的部队遭皇帝呵斥,纷纷后退,曹髦手舞长剑,与司马昭的手下贾充奋勇作战。贾充手下一个叫成济的将领问贾充该怎么办,贾充怒斥道:“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天,还用问什么?”成济于是上前加入战斗,狠狠一刀,刺中曹髦,刀刃都从后面露出了脊背。

曹髦死后,司马昭又立曹奂为帝,继续控制曹魏政权。五年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曹奂,自立为王,建立了西晋。

死不瞑目

解释 瞑:闭,合上。死了也不闭眼。表示心事未了,死了也有遗憾。

出处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东汉末年,宦官和内戚轮流执政,朝廷腐败凋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董卓是西北地区甘肃临洮人,他在征讨黄巾军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军队,盘踞在河东地区,不肯接受朝廷的调度。后来,在宦官和内戚的斗争中,董卓趁机带兵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此后董卓秽乱后宫、放纵士兵草菅人命、搜刮民财、虐待大臣,引起了天下之人的公愤。

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擅朝政,在京城骄横放纵。各州郡共同起兵,推举袁术作为领导人,打算征讨董卓,孙坚也积极响应。孙坚是孙权的父亲,当时地位尚低,他带领人马拜见袁术,袁术上表推荐他担任破虏将军、豫州刺史。此后,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孙坚勇敢坚定,多次失败后仍坚持战斗,终于在阳人(地名)大败董卓的军队,杀死了董卓的大都督华雄。

阳人大捷之后,董卓对孙坚的勇猛顽强非常忌惮,打算收买他。就派手下过来,让孙坚开列一个子弟亲信的名单,以便朝廷按名单分封赏赐。孙坚义正词严地说:“董卓违逆天命,颠覆王室,大逆不道。今天不诛杀你父母妻子的宗族,不将你的罪行昭示于天下,我死也不会闭上眼睛。又怎会与你和亲呢?”孙坚终因自己的勇敢和坚定,成为吴国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近义 遗恨终生

例句

素以“扭亏圣手”著称的企业家向大家立下军令状:不把化肥厂搞上去死不瞑目。

死灰复燃

解释 复:又,再。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出处 《史记·韩长孺列传》:“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

韩安国,字长孺,西汉梁国成安人。他年轻时曾在山东邹平县跟随田生学习《韩子》及杂家学说,后来在梁国梁孝王朝内当中大夫。七国之乱时,韩安国带兵阻击叛军,他沉稳持重、指挥得当,叛军始终被阻挡在梁国之外,因而名扬天下。后来,当梁孝王受到汉景帝猜忌时,又作为梁王的使臣前往长安,疏通了双方的关系,显示了自己出众的交际才能。

韩安国曾因触犯法律被囚禁在梁国蒙县的监狱,狱吏田甲羞辱他。韩安国说:“死灰难道不会再燃烧吗?”田甲说:“如果燃烧起来,我就用尿把他浇灭。”不久,梁国缺乏内史官(西汉时各诸侯国内由朝廷选派的民政官员)的人选,西汉朝廷派使者拜韩安国为梁国内史,韩安国一下从监狱犯人变为年薪两千石的高级官员,田甲吓得逃走了。韩安国说:“田甲你要是不上班,我就诛灭你的家族。”田甲只得袒露身体、负荆请罪。韩安国笑着说:“你现在可撒尿来浇灭我了!不过你们实在不值得我来跟你们计较。”最终没有为难田甲。

韩安国后来担任了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掌管弹劾纠察及图籍秘书),在和匈奴的斗争中主张和亲政策,得到汉武帝的器重,成为当时著名的政治家。

近义 东山再起

例句

吸毒、赌博等丑恶的现象在新形势下死灰复燃,引起了政府的高度警惕。

死有余辜

解释 辜:罪,罪过。即使死了也不足以抵其罪。形容罪大恶极。

出处 《汉书·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路温舒是东汉巨鹿东里人。他父亲是东里的守门人,让路温舒放羊。路温舒把蒲草编联起来,抄写书籍,逐渐积累了不少学问,得以做了一个管理监狱的小吏。他又专心学习法令,县里遇到疑难事情大家都来问他。太守到县里来视察时,看到路温舒,非常欣赏他,让他担任治理监狱的官佐。后来,路温舒又学习《春秋》,懂得了治理国家的大义。

汉宣帝即位后,路温舒上书,认为应该崇尚德政,宽缓刑罚。他在上呈的奏章中说:“陛下刚刚登上最尊贵的位置,与天意相合,应当改变前代的过失,涤除繁琐的礼仪、政令和刑罚,革除人民的疾苦。我听说秦朝有十个失误,其中一个现在仍然存在,那就是办理狱讼的官吏。秦朝时,耻事文学,爱好勇武,看不起仁义的士人,看重治理监狱的官吏。那时,正直的劝谏称作诽谤,劝谏的忠言叫做妖言,儒生不为世用,忠言淤积于胸,阿谀奉承的声音充满了耳朵,真实的祸患被遮蔽起来,这便是秦朝灭亡的原因。现今天下没有战争和饥寒,父子夫妻能够致力于经营自己的家庭,但是这种太平还没有遍及天下,原因就在于狱讼这一祸患。现在的官吏把苛严当做明断,玩弄法律,使人深陷于罪者获得了公平的名声,真正公平断案的人反倒后患无穷。官吏们害怕案情上奏后被驳回,就对判词精心加以锤炼和罗织。这种情况下,上奏的判词写成后,即使咎繇来审理此案,也仍然会认为嫌犯即使死了也不足以抵罪。所以天下的祸患,没有比狱讼更大的;败坏法令,扰乱政治,离间亲近,堵塞正道,没有比狱吏更厉害的。希望陛下简省法治,宽缓刑罚,革除弊政,那么太平的风气可以在世上兴起,和乐就会像苍天一样没有穷尽。”宣帝认为路温舒说得很好,路温舒因此得以升迁,路家成为显贵的家族。

四面楚歌

解释 比喻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羽、刘邦推翻秦王朝以后,两家之间又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由于项羽刚愎自用,错失了多次良机,最后被刘邦打败,退驻在垓下。当时项羽的士兵少,军粮也已吃完,汉军和诸侯的军队把他们包围了好几重。晚上听见汉军军营四面都在唱楚地的民歌,项羽大惊,说:“难道汉军已经把楚国全部占领了吗?为何他们那里有那么多的楚国人呢?”于是项羽就起来在帐中饮酒。看到陪伴自己的美人虞姬和战马乌骓,项羽非常难过,他慷慨悲歌,唱到:“力拔山啊气盖世,天时不利啊骓不跑。骓不跑啊怎么办?虞姬又该怎么办?”项羽唱了好几遍,唱着唱着流下了眼泪,手下的人也都跟着哭了。

随后项羽带领八百多名壮士趁着夜色突出重围,等跑到东城,项羽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而汉军追击的骑兵有几千人。一番血战后,项羽自知大势已去,便在乌江边上自刎而死。

近义 走投无路

反义 旗开得胜

例句

李陵被匈奴追逼到一个山谷中,孤立无援,四面楚歌,不得已而投降。

四体不勤

解释 四体:四肢。勤:辛劳。本指不参加劳作。后用以比喻好吃懒做。

出处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春秋时期,子路跟随老师孔子周游列国。有一天行路时落到了后面,子路正着急,遇到一位老农用手杖挑着农具,于是赶紧问到:“您见到夫子了吗?”老农看了一眼子路,说:“不参加农业劳动,连五谷都分辨不清楚,谁可以称为夫子?”然后把手杖插在地里,开始除草。子路恭敬地站在一边,一直等他干完农活。于是老农请子路到他家里过夜,还杀鸡做饭招待,并让自己的儿子来拜见。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就把昨天的事情告诉了老师。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孔子也想和老农谈谈,就叫子路马上回去找他。子路返回那里,老农已经外出,没有找到。孔子就告诫子路说:“不为国家效力,生命就没有意义。像老农这样隐居起来,是独自想在污浊的世界里保持自己一人的清白,但他忘记了为国为君奉献的大道理,这不是道德高尚的君子所追求的事情。”

例句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造成了孩子四体不勤、自理能力差的恶果。

似是而非

解释 形容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误。

出处 《庄子·山木》:“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庄子在山里行走,看见一棵大树,枝叶繁茂。伐木的人在这棵大树旁边休息却不去砍伐它。庄子问:“为何不伐这棵大树?”伐木的人说:“它没有什么用处。”庄子于是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得以活到老。”庄子从山里走出,借住在朋友家里,朋友非常高兴,让儿子杀只鹅来招待他。儿子问:“家里两只鹅,一只会叫,一直不会叫,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掉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天,庄子的学生问庄子说:“昨天咱们在山里遇见的大树,因为自己不成材而不被砍伐,现在主人家的鹅,却因为自己不成材而被杀掉。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事情?”庄子笑着回答说:“如果是我,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就会既像是什么,其实又不是什么,就好像既合于大道其实却又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这样就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就不是这样。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传习,就不是这样的。有聚合也就有离析,有成功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一定要偏滞于某一方面呢!弟子们,你们记住了,最好的选择恐怕还只有归于自然吧!”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