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聂相识差不多二十年了。
八十年代初,我正在读大学,开始拜师学艺,学习桥牌。我的启蒙老师郑之澹,与老聂是邻居。于是每逢周三、周六的晚上,聂卫平、聂继波兄弟,我和郑老师分坐四方,在老聂家开练。
适时老聂和孔祥明婚后不久,尚未得子。小孔常常是为我们准备好茶水后,蜷在客厅另一侧的大沙发上,时不时地给我们添茶续水。那时老聂棋艺尚未达到巅峰期,名声也远未达到“棋圣”的地步,因此,他率真的天性时时处处流露出来。
1985年,中日擂台赛开战!《中国青年报》体育组的一位同学托我写篇聂卫平的采访记。采访时,老聂的自信及率真再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随着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升温,老聂声名鹊起,从一个运动员迅速升格为“民族英雄”。被封为“棋圣”之后,“圣人”的光辉包围着他,众目睽睽之下,他的一言一行都变得不平凡了,他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直率、真情了。
很自然地,我们之间的交往逐渐稀少了。
1987年,《解放军报》的记者张挺、孙晓青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聂旋风》,发表后引起很大争论,甚至导致了连载此篇文章的《北京晚报》一度中断连载。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描写那些为国家争得了巨大荣誉的体育健儿:是只写他们的奋勇拼搏,还是也写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自身的缺陷。争论的另一方为《中国体育报》记者、围棋七段沈果孙。两方面的记者都是我的朋友,虽说是为老聂引起争论,但这也确实是在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因此,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将他们文来笔往的几篇文章收入《作品与争鸣》中,以期引起文学界的重视。刊物也送给老聂,谁知老聂却对争得热火朝天的此事一无所知。原来老聂一向洒脱,只管接受采访,至于记者从何入手,如何掌握分寸,他从不过问。由于老聂性格率真,说话从不拐弯抹角,常常会得罪人,或引起误解。有些记者在写作时把握分寸不当,发表前又不送老聂审核,结果引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如擂台赛中的“百分之五十胜率”、“收徒风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