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财政部”把每一公司发售商品礼券总额重新修订之后,于是让我想起从前北平最老的礼券席票来了。
北平早年人情过往,无论红白寿庆,除了现金份子之外,都讲究用席票,大至堂庄饭馆,小到香烛切面铺都可以出票子。例如办生日、办满月、娶媳妇、嫁闺女,到哪一个饭庄子开一张席票,都非常方便。早先用银码一两起,就可以开席票,四两以上就可以写明是翅席一桌啦。喜庆事用红纸开票子,素事一律用黄纸。
当年物价便宜,最高码的席票,笔者只见过二十四两一桌的燕菜席,那是难得一见的。后来改成钱码,以东华门东兴楼出的票子最硬实,到了民国二十年前后,可是也没有超过二十八块钱一桌的席面。席票正面都是用木板缕制的精细宽花边,恐怕别人伪造,所以花纹要多细致有多细致,而且每家不同。席票上方由右至左横写着庄馆堂名,下方直写凭票即付若干两,或若干银元,某种席一桌,左边写明出票的年月日,素票子则用黄纸或浅淡青或粉纸。在写钱码上盖上本堂本庄的水印木戳堂记银戳一大串,倒是非常显明。要是喜筵红纸盖红戳,红上加红有欠鲜明,于是在席票后面重复再盖上一串,以昭郑重。这种席票既不要官府核准,也没有管理机构,全凭字号的信用。到了民国十几年北伐成功,北平一些老住户行人情,还彼此互送席票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