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行使其职能,不仅需要消耗相当数量的物质资料,而且需要相当数量的劳动力供它支配,为它效劳。国家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是从社会强制、无偿征集的,它所需要役使的劳动力,也是从社会强制地、无偿地征集的,这就是古代的劳役,又称徭役。劳役包括兵役和力役。国家要建立一定数量的军队,百姓必须按照规定服兵役。力役则是为国家从事各种劳务,如修建宫室、城池、官府,运送官物,追捕盗贼以及官府差遣百姓从事的其他活动。赋税是对人民财产的直接榨取,是对人民劳动产品的掠夺。而劳役则是对劳动者人身的直接奴役和驱使,是对人民的生产劳动时间的直接侵占。
古代役重于赋。夏朝和商朝劳役的具体规定不详。据说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就是因为穷竭民力,赋敛无度,人民无法生存下去,才招致其统治的灭亡。商朝建立后,兵役和力役也非常沉重。商统治者经常对四夷用兵,每次用兵都有数千人,甚至过万人。据说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抵抗周武王的进攻时,商纣王军队倒戈起义的就有17万(一说70万)人。西周的兵役又称军赋,包括当兵和贡纳军用物资两个方面。军赋以“甸”为单位征收。每甸是64井(据《周礼》记载,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每甸576户),每年要为国家供备军马四匹,兵车一乘,牛12头,甲士三人,步卒72人。武器装备也要服兵役者自己准备。据《周礼》规定,西周的力役一般是一户出一人。服役年龄,城市居民自20岁到60岁,农村居民从15岁到65岁。服役天数根据年景加以区别。丰年,“旬用三日”即10天中要有三天为国家服劳役,一年中有将近1/3的时间从事国家力役。中下等年景,“旬用二日”。颗粒无收年头,也要“旬用一日”,只有大饥荒、大瘟疫年头,才免去力役之征。西周的徭役无休无止,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一项沉重负担。《诗经》中有许多诗篇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繁重徭役的怨恨。他们说,国家的劳役没有完了的时侯,征夫就像旷野上的野牛,奔走不停,从早到晚,不得休息。他们登上山顶,遥望家乡,想起妻子不得团圆,父母没人侍养,田地荒芜,得不到耕种,经常泪如雨下。他们想回家却不能回家,转念役夫蒙受的各种痛苦,过的非人的生活,他们甚至发出了“生不如死”的惨痛呼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