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这天除吃粽子、看划龙船外,家家都要备办牲醴,祭祀祖先和神明,招待亲戚朋友。按照惯例,出阁的闺女这天都要挑上粽子和其他食品、礼物,回娘家看望父母。
端午清晨,家家不仅要在大门和房门两侧墙上插上艾条、菖蒲,还要找来长长的黄葛藤,悬挂在门楣上。为何要插艾挂蒲呢?古人认为,艾条是古装戏里的“马鞭”,是骑马的象征;菖蒲叶又长又直,像一把把青铜宝剑;而弯曲盘绕的葛藤则似拴锁恶鬼的铁链;再加上室内张贴的钟馗像,便以为请来了民间传说中的捉鬼英难钟馗,让他拉着骏马,举着宝剑,带上锁链,站在门边把守,妖魔鬼怪便不敢进来作祟了。
原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端午这天又被认为是五月里最不吉利的一天,古代有人甚至将这天出生的孩子视为灾星而遗弃。其实,古人之所以对五月深恶痛绝,这是因为进入五月以后,天气炎热,瘟疫流行,迅速滋生的蚊蝇以及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五毒”开始播害人间。于是,古人便将散发辛香之味的艾草悬挂门前,往房间里洒雄黄酒,以驱除蚊蝇和毒虫。
客家人也把挂于门楣的葛藤,视为驱邪之物。但是,与别处将葛藤附会为绑鬼的“铁链”“神仙索”不同,客家民间传说中却把它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联系起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