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印度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那里自古生产甘蔗,人们很早就会用甘蔗轧糖。印度古代制糖法最早是通过佛经介绍到中国来的。从晋代以来所翻译的一些佛经中,如《摩诃僧祗律》、《五分律》、《四分律》等可知,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压甘蔗汁制糖的信息已经传到了中国。尽管其方法并不详细,但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至于中国人是否学习了这一方法,则无例证。到了唐代,义净译的《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八提到作沙糖团的方法;义净在其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九夹注中还进一步指出:“然而西国造沙糖时,皆安米屑。如造石蜜,安乳及油。”
据《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榨沉如其剂,色味愈西域甚远。”而《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中则说:“使既西返,又敕王玄策等二十余人,随往……并就菩提寺召石蜜匠。乃遣匠二人、僧八人,具到东夏。寻敕往越州,就甘蔗造之,皆有成就。”从这两条记载可知,唐代初期,官方曾出面组织学习古印度的制糖法,不仅派了人去,而且请了人来。当时在中国制造出的糖还要胜过印度的糖。
敦煌卷子P3303号上,在短短的几百字中,却详细地记有印度甘蔗的种类、造沙糖法、造石蜜法、甘蔗栽培法等内容。季羡林先生对这一卷子作了全面的诠释之后,说:“我们眼前的这张只有几百字的残卷告诉我们的却是另外一条道路,一条老百姓的道路。造糖看起来不能算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是它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在中印文化关系史上在科技交流方面自有其重大意义。”后来,中国的糖越造越好,又开始向印度回传,所以,在今天印度的一些语言里,还把白糖叫做“支尼”,意思是“中国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