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礼器、礼服和礼乐 第一节 礼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作为人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还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具体规则,其中包括了在举行各种礼仪时,所需陈设的器皿,穿着的服饰,演奏的音乐等项内容。制定这些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器物、服饰和音乐,更好地表现礼仪的性质,烘托行礼时的气氛,规范人们的举止,因此这些规定都十分严格。

礼器是古代帝王、贵族在进行祭祀、朝聘、宴享、征伐、丧葬等礼仪活动时,所陈设和使用的器皿等物品,又称为彝器。礼器按其用途划分,可分为烹煮器、食器、酒器、容器、水器等,它们在器型上各不相同。这些器皿最早出现在远古人类的生活之中,是作为生活的用具。起初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器型比较简单、朴实,外表多有彩绘或划刻的图案。之后又出现石制或玉制的器皿。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又多用铜与铅、锡的合金制作。随着礼仪制度的建立,这些器皿由于经常被使用于典礼仪式之中,往往又作为礼的一种象征和标志,也作为衡量等级尊贵的标准,因而又被称为礼器。

图8 九鼎山河图

烹煮器主要用于盛煮牲肉等食物,因而这种礼器的器型都比较大。烹煮器包括鼎、镬〔huo获〕、鬲〔li 立〕、甑〔zeng赠〕等器物,其中以鼎最为重要。鼎由鼎耳、鼎身、鼎足三部分组成,其器型多为方形或圆形,三足或四足。根据不同的用途,鼎又有镬鼎(煮牲肉用)、升鼎(熟肉放入里面后,再进行加工)、羞鼎(盛放配有佐料的肉羹)之分。在古代诸多的礼器中,鼎又是统治权力的象征。按照《周礼》的规定,天子列九鼎,以九鼎代表九州,以示驾驭、治理天下;诸侯七鼎;卿、上大夫五鼎;元士三鼎。可见鼎数量的多少,也表现了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的高下。如不按照这个规定列鼎,就被视为“僭〔jian见〕越”,即超越了自己的名份,这是违反礼制,大逆不道的。但进入春秋时期以后,诸侯实力强盛,他们开始对周朝礼制中对等级名份所制定的诸多规定和限制不满,甚至也想和天子一样,立九鼎于天下。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经过对楚国的治理,国势强盛,先后用兵于中原地区的陈、蔡、郑、宋等国,并击败了称霸中原的晋国军队,气焰颇为嚣张,不可一世。这位楚庄王在即将取得霸主地位之前,已是头脑膨胀,置周礼于不顾,竟向天子使臣“问鼎”。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征伐洛水流域的陆浑戎(西部的一个民族),在途经周朝边境(当时的周朝疆域,即周天子实际直接控制的区域,只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时,却按兵不动。周定王见楚军大兵驻扎于边境,恐有不测,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及其楚军,希望楚军能尽快离去。楚庄王见到王孙满,便有意问起天子九鼎的大小、轻重。对此,王孙满语气十分严厉地给予了回绝,他认为“立鼎”是政权的标志,所以“周德(指周朝的统治)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问鼎中原”这一事件说明楚庄王想要称雄于天下,而王孙满则竭力维护周王室日益没落的统治,他们之间的这场斗争,就是围绕着鼎进行的。关于“九州”代表天下之说,始于传说。在《尚书·禹贡》中,记载了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个州。后代沿袭这一说法,以九州泛指中国。宋代词人陆游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即以九州代指宋朝疆域。正因如此,自西周制定礼仪制度以后,历朝历代的最高统治者都在各种礼仪场合中,尤其是祭祀活动中列九鼎,以象征统治的权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