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的文明程度,还不可能使原始人去为艺术而艺术。他们追求艺术的完善形式,往往与他们最基本的需求相联系,因而他们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或者说,原始人的审美是一种低层次的审美。这些审美可以简括地归为以下三类:对最起码的愉情娱性的要求;对生存的祈福;对物种延续的期望。
在浙江河姆渡文化、甘肃仰韶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等原始社会遗址中出土了一些手捏的几厘米大小的独立塑件,它们不是泥坯而是已经烧制为陶制品,说明它们并不是作为附饰的零件;也不是都出自墓葬中,因而不是某些有生命的东西的代替物;若是作为某一宗教仪式所用法物,它们又太粗制滥造,形象也太模糊。这些东西出现,只可能有如下两种解释:或者是制陶者将余下的泥块即兴捏制一些形象与陶器一起烧制;或者为孩子制作的玩具。无论属于以上两种情况的哪一种,这些小陶塑都表现了原始人对愉情娱性的追求。(图2)
关于原始艺术的创作目的,已有种种理论,如游戏说(出于游戏的冲动,是人类过剩精力的发泄)、符号说(是季节变化的符号,即物候符号)、巫术说(与各种巫术相关)等等。如果绕开这些有关艺术起源的问题,直接考查艺术的表现内容,就可发现有两个主题是原始艺术长期以来一直在表现的,这就是辟邪主题和生殖主题。作为一个物种,第一位的要求是活下来和传下去,原始人面临的最基本的两个问题也如此。活下来除了起码的果腹暖身外,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各种灾害(如雷、电、风、雨、水、火、毒虫、猛兽、疾病等)的降临。面对各种灾害,原始人除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克服外,很大程度还要靠一些超自然的力量,这必然导致对神灵和精灵的崇拜。表现在艺术上,就是各种避害趋吉的题材。“朱雀玄武顺阴阳,青龙白虎辟不羊(祥)”,是汉代表达求吉避凶的套语。但这种思想肯定不是汉代才出现的。1985年7月,河南濮阳发现的一座新石器时代墓葬,死者的两旁,各用河蚌堆砌出一龙一虎的形象。这一龙一虎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说明了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这种顺阴阳、辟不祥的思想。回过头来看前面提到的那件龟蛇合体壶被定名为玄武,就有一定道理了。看来它们都是出于同一辟邪目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上四神,原始社会雕塑实物中现已得其三,证明了汉代流行的这种辟邪吉语的产生相当久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