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蒙学有三种形式,一是坐馆或教馆(指地主士绅豪富聘请教师在家进行教学),二是家塾或私塾(指教师在自己家内设学),三是义学或义塾(指地方或个人出钱资助设立小学招收贫寒子弟,带有慈善事业的性质)。明清的蒙学已经定型,有了一般固定的教学制度和教学程序,也有了一批教蒙学的教师队伍。
蒙学教师简称为蒙师,有的是当地的童生或穷秀才,有的连童生、秀才也不是。《儒林外史》第二回描绘山东薛家集有位60多岁的蒙师名叫周进,“却还不曾中过学”,即仅是童生,还没中秀才。他来到贡院门口想挨进去看看,却“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家长贽见蒙师,赠送的礼钱,“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潦倒青衫”是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
清初的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早年家贫也当过蒙师,曾作诗《自嘲》:
教馆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
半饥半饿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
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而今幸作青云客,遮却当年一半羞。
清同治年间的李静山在他编的《增补都门杂咏》上有诗曰:
蒙馆舌耕不自由,读书人到下场头;
每逢年节先生苦,亲去沿门要束脩。
清嘉庆年间佚名编的《都门竹枝词》上也有首诗,描述了蒙馆先生的贫寒生活:
三两言明按月支,支来两月便迟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