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宋代书院的发展与勃兴 第二节 北宋的三次兴学及其对书院发展的影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宋初的统治者经过50余年的努力,政权基本得以巩固,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文教事业的发展准备了一定的条件,也对文教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已经有可能也有必要对文教建设的方针做出某种调整。

北宋文教建设方针的调整对书院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北宋文教建设方针的调整

宋初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兴文教,抑武事”被确定为基本国策。

为了贯彻“兴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在文教建设上重点实施两项方针和措施。一是强化科举考试制度;二是鼓励和支持民间或私人办学。

强化科举考试制度,提倡“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既为朝廷吸收社会人士,扩大统治基础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又为贫寒的社会下层文人提供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宋真宗有一首“劝学诗”很有代表性,诗称: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初不断扩大科举登第名额。唐代科举每举不过10余人,最多不过二三十人。宋初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原只取进士八名。宋太祖赵匡胤见未及第者众多,决定将诸科十五举以上终场者106人,“并赐出身”,使登第名额猛增十余倍。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李昉知贡举,取宋淮等11人。太祖嫌取额太少,极不高兴,遂亲自在讲武殿复试落第举人,取诸科96人,皆赐及弟,为宋代皇帝亲自殿试开一先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宋太宗赵光义亲御讲武殿复试,取进士190人,诸科107人,十五举以上终场者184人赐及第,总额为500人,为科举考试以来所未有。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宋真宗赵恒亲试,共取各科登第者1800人。宋太宗赵光义当了22年皇帝,共取4500余人。宋仁宗赵祯共有13次举贡,登第者达14000余人,每举都在千人以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