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奇异天象的观测 第二节 黑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对太阳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从事太阳本身变化的观测。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太阳变化的观测十分仔细,在公元前就观测到太阳表面发生的黑子、日珥〔er耳〕、日冕等现象。其中尤以黑子的记录最有价值。

据现代研究得知,日珥是从太阳色球层升腾而起的火焰,是一种气体。古人看到了这种现象,将其命名为日珥,意为太阳的耳饰,即太阳圆面边上多余出来的像人的耳饰的东西。中国最早的日珥记录同样出现在甲骨卜辞上,称之为“三臽食日”。三臽即为三个火臽之义。

太阳黑子即在太阳表面出现的黑色斑点,它是太阳表面上出现的一种风暴。 由于风暴的温度比它附近的日面低,故光芒就显得暗一些。现今世界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最早记录是中国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后汉书·五行志》说:“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关于黑子一名,最早出现在西晋初年(公元268年)的一条记载中。

古人对黑子记载得较为详细,有出现日期、部位和形状。由于黑子是太阳上的风暴形成的,所以出现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肉眼所见黑子,大多是较大的黑子,据古代记载,常有达数日甚至10日才消失的现象。古人对黑子的形状观测得特别精细,将它描写成为如桃、如李、如钱、如瓜、如卵、如枣、如人、如飞燕等。黑子还常常成群出现。据现代研究,太阳自身也在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天文学家把首先出现在太阳圆面西部的黑子称为前导黑子,在太阳东面的称为后随黑子。前导黑子常呈圆形,比较暗。而后随黑子较大且颜色较淡,不一定呈圆形。现代天文学家常把黑子分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三类。古人比喻为桃、李、钱之类的为圆形,比喻为瓜、卵、枣之类的为椭圆形,比喻为人、鸟之类的为不规则形。黑子又往往南北成对出现,称为双极黑子,椭圆形的可能是双极黑子。不规则黑子往往是黑子群。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