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章 天文机构的官办性质 第一节 天文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传说夏朝的天文台叫清台,商朝叫神台,到了周朝则称做灵台。

《诗·大雅》中有一首诗歌叫《灵台》,叙述了周文王曾在丰邑的西郊建筑了一座灵台,台高两丈,周长420步。周以前的天文台主要是为了祭祀日月设立的,所以天文台只是一个高于其他建筑物的平台,台址一般选择在平坦的开阔地带。

中国古代的帝王多自诩〔xu许〕“受命于天”,认为天象变化与自己的统治地位息息相关。他们当然希望天上的“信息”只传递给他们自己,所以他们总是牢牢地掌握着天文观测机构,只许在皇城建立天文台。但有时,当中央权力失去控制力时,各诸侯国就会不顾禁令,纷纷设台。春秋时的鲁国就建立了自己的天文台,叫观台。

后来,由于天文观测项目的增加和祭祀活动的频繁,活动场地就需要分开,祭祀活动改到叫明堂的建筑物去举行,天文台则专司观测天文和气象。

史书记载,西汉时,都城长安的郊区建有天文台,开始也叫清台,后改为灵台。台上安置了浑仪、铜表和相风铜乌等天文气象仪器。东汉时,汉光武帝于中元元年(公元56年),在洛阳城平昌门附近建立了明堂和灵台各一座。灵台东西两面有墙垣,墙内中心有一座方形高台,是观测天象的场所。高台四周有10多间屋舍,是观测人员住宿、办公之地。天文学家张衡从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到阳嘉二年(公元133年)期间,曾两次被委以太史令之职,直接管辖灵台的观测工作。东汉灵台在三国、西晋时期还在使用,直到北魏才被废弃。1974年在河南省偃师县发掘出该灵台遗址。遗存的台基由泥土夯成,高约八米,占地达4.4万平方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