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十三经”总说 第五节 从“通经致用”到《十三经注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今文学家传经的主导思想是“通经致用”。“致用”的观点本来无可非议,但是今文学家把它作了简单化、庸俗化、神秘化的理解,也就是学什么用什么,并且立竿见影,于是就出来以《春秋》断狱,以《禹贡》治河,以《洪范》预察政变的奇事。

《洪范》是《尚书》的一篇。凭它来预察政变是今文《尚书》学者夏侯胜的故事。原来,汉昭帝死后,大将军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刘贺荒淫无度,即位不满一个月又被霍光废掉,从民间迎立了汉武帝的玄孙刘洵,就是宣帝。在汉朝,这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据《汉书·夏侯胜传》记载,在霍光策划废立时,天气久阴不雨。夏侯胜就劝阻刘贺不要外出,说是有人想搞掉他。霍光闻讯以为事情泄漏出去,派人去问夏侯胜是怎么回事,夏侯胜说他是根据他老师夏侯始昌的《洪范五行传》上“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下人有伐上者”的话推论出来的。因为夏侯胜最后也赞成废立,所以霍光对他优礼有加,并且叫他用《尚书》辅导幼帝和太后。今文学家的“致用”,由此可见一斑。

今文学家“通经致用”的根本理论是“天人感应”说。认为:上天是有知的。人间的重大活动,上天不但可以感应得到,而且还会作出种种反应(叫做“天变”)来昭示世人。西汉今文学大家、《公羊春秋》学者董仲舒就是这一派学说的代表人物。《汉书·董仲舒传》记载着他回答汉武帝问政的话,大意说:《春秋》上有许多古代的事例反映了上天对世人的昭示,甚是可畏。如果国家无道,上天首先用灾害来谴责;如果不觉悟,再用怪异来警告;还不改正,就要自取灭亡了。所以各种天变都是上天对人主的关怀,不愿意叫他灭亡。只要不是不可救药,上天总是救助的。问题在于自己要努力。努力问学则认识日明;努力行道则德行日高。《诗经》上说“夙夜匪懈”,就是叫人努力。这就是董仲舒有名的“天人三策”的主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