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兵书论述的问题,不仅包容了军事领域内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旁及其他诸多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指导战争实践
每一种兵书,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指导其后的战争。孙武得益于《军志》、《军政》而成功。韩信(见图18)因活用《孙子》“形人而我无形的”原则,在临晋渡口调集战船,佯示必渡的假象,而隐蔽其在临晋上游百余里的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以简易渡河器材木罂偷渡的企图,结果取得大破魏军,俘虏魏王豹,尽得魏地的胜利。纵观历代功成名就的军事家,他们除在战争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外,绝大多数都是熟读兵书,钻研兵法,得益于兵法理论的提高。孙武钻研兵法,成就13篇巨著,终成“兵圣”。吴起弃儒习兵而与孙武齐名。孙膑膑足而修兵法,创造了围魏救赵的著名战例而名垂史册。诸葛亮(见图19)自幼熟读兵书,辅佐刘备,用兵如神,成为后世最崇敬的大军事家之一。所以明代的唐万龄在其所著的《闲暇清论》中说:“读书而不能成为名将者有矣,未有名将而不读书者也。”此说是符合历史事实而颠扑不破的。
图18 汉初军事家韩信
图19 三国时期军事家诸葛亮
(2)哺育将帅成长
中国历代凡是有所作为的贤明君主和政治家,都教育其臣、子攻读兵书,钻研兵法。三国时吴主孙权,见吕蒙不读兵书,便命其挤出时间攻读《孙子兵法》、《六韬》;吕蒙受教不违,刻苦攻读,遂成为智勇双全的名将。宋朝政治家范仲淹,以“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劝导只凭血气之勇而缺少智谋的狄青攻读兵书。狄青遵从其教诲,通读历代兵书,成为宋代通晓兵阵战法的名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贫寒中苦读《孙子兵法》和《吴子》,为将后,长于谋略,善于治军,用兵虚虚实实、奇奇正正,不拘一法,临机制胜,一生经过120多次战役,未尝一败。他的“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之名言,则是其熟读兵书与活用兵法理论的总结。三国蜀主刘备,在临终前曾遗诏其子刘禅,要研读《六韬》、《商君书》。可叹扶不起的阿斗,既置父训于不顾,又违孔明之师教,整日嬉戏游浪,导致国亡地失,丢掉了乃父艰难创立的基业,为后人所耻笑。宋仁宗恐将帅“鲜古今之学”,故特组织曾公亮等人编纂《武经总要》,让将帅钻研,使他们能“识为将之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