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关心宇宙的结构问题,并一直进行着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构想,以试图对所看到的天文现象给予解说。“杞人忧天”的故事反映的就是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心和一种解答。“杞人忧天”的故事记载在《列子》中,说的是杞国(今河南、山东接壤一带)有一个人,听说天是无限高远的空间,日月星辰都在天空中飘浮着,他担心日月星辰会掉下来,打坏庄稼砸死人,甚至怕大地也会陷下去。为此,他整天忧心忡忡,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知如何是好。有一个好心人担心他愁坏了身体,便拉着他去问懂得天地道理的人,给他解释说,天是气体结合而成的,到处都充满了气体。日月星辰也是气体构成的,只是它们会发光而已,即使掉下来,还是气落到气中,不会有什么损伤的。而地是固体的,到处都塞满了,是不会坏的。于是,杞人转忧为喜。
这里说的,其实是一种关于天为什么不坠,地为什么不陷的看法。关于这个问题,先秦时还有很多看法,例如有四只鳖足撑着天、海龟驮着地的神话传说,诸子百家中提出的水浮说、气举说、运动说等。及至汉代,则形成了“言天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晋书·天文志》)。
盖天说在西周时就已经提出,认为“天圆如张盖,地平如棋局”(《晋书·天文志》)。也就是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现在人们在北京天坛圜丘所看到的布局,就是这种天圆地方思想的反映。战国时期盖天说又修改为“天似盖笠,地法覆盘”(《晋书·天文志》),即天像盖在上面的斗笠,地像倒扣着的盘子。到了汉代,盖天说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bi壁〕算经》就是这一学说的代表作。它用繁杂的数字计算和勾股定理,来论证天是半圆形的,地是拱形的,日月星辰附着天而平转,不能转到地的下面,并使这一学说系统化和数学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