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短篇小说之王
文言短篇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发展到宋、元,一蹶不振,趋于衰落。可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却异峰突起,取得了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全书近500个短篇,写尽人间不平,讴歌美好的爱情,寄托一生怀才不遇的孤愤,立意新颖,曲折离奇,寓意深刻。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科场不利,71岁始成贡生。中年时,曾一度在宝应作幕客。其余时间,均在家乡作塾师。蒲松龄的作品,包括诗、词、赋、骈文、散文、俚曲等,均收集在《蒲松龄集》中。
(2)名篇介绍
A 促织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品首先简要地交待了征缴促织的时代背景,揭出从上到下的腐败。接着让主人公成名出场,介绍他迂讷善良、不善应酬的性格以及他承应苦差,将家产赔尽的经历。故事随着促织的求而不得、得而忽失、失而复得向前发展,人物的喜怒哀乐,成名的命运也随之沉浮升降。在神灵的启示下,成名得到了一头俊健的促织,不料又被儿子失手弄死。儿子惧祸,投井自尽。全家绝望伤心。谁知儿子的灵魂竟化为促织。这头促织貌不惊人,却力挫群虫,所向披靡。于是,成名因为进献促织而荣华富贵。
整个故事曲折波澜,大起大落。开始时,成名一筹莫措,山穷水尽。不久,由图索虫,绝处逢生,于是,举家庆贺。不料儿子将虫扑死,全家落入绝境,成名由喜极到怒极。儿子投井,成名化怒为悲,情节发展到最低点。忽然“门外虫鸣”,矛盾又走向解决。但作者还不愿一下子走向喜剧的结尾,又插入力挫群虫的曲折。全文紧紧抓住人与虫的对比来写。“每责一头,便倾数家之产”,捉到一只,便欣喜若狂;一旦弄死,便“面色灰死”,“如被冰雪”,这就有力地揭露出“人不如虫”的悲剧。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极为准确细腻。听说儿子扑死了促织,成名愤怒已极,“怒索儿”,儿子投井,成名“化怒为悲,抢呼欲绝”,这时,失去亲子的悲痛压倒了不能交差的忧虑和对儿子的怨怒。儿子复苏,又“心稍慰”。门外有虫鸣,则喜而收之,又怕这头促织太小,不能合格。这篇小说的剪裁极为得体。三次捕捉促织,第一次写得极简略,第二次写得很详细,极写促织得之不易,为后面的乐极生悲蓄势,第三次,促织是儿子灵魂变的,写得虚虚实实,惝恍迷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