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两汉时期是我国运河史的早期阶段,当时虽在全国各地凿成许多运河,但还没有形成以骨干运河为主的、全国性的运河网络,同时,对自然河道改造的程度也不深,水道比较浅涩弯曲,通航能力较差。隋、唐、宋的运河不同,凿成了一批以都城为中心,通向全国一些主要经济区的又长又深的大运河。
在我国历史的早期,帝王们选择自己的都城时,往往要把目光投向长安。因为它位于八百里秦川中心,土地肥沃;平原四周又有大山环抱,退可以守,进可以攻。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当隋文帝杨坚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也以长安作为这个统一王朝的都城。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关中经济情况难以与盛极一时的西汉相比。西汉仅郑白渠即可灌溉农田四万多顷。魏晋南北朝时,这里有许多灌溉工程因无暇维修而湮废。因此,隋定都长安后,仰仗东粮西运的程度,远远超过西汉。这就决定了隋在立国不久,便着手穿凿长安——黄河间的运粮渠道。
西汉时,因渭水运量很少,曾在长安黄河间凿过一条名叫漕渠的运河。后来,因东汉定都洛阳,粮食西运任务大减,漕渠由于失修,不久报废。隋朝只好重开新渠。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负责这一工程。他“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长安城)北,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余里,关内赖之,名之曰富民渠”。(《隋书·郭衍传》)富民渠虽发挥重要作用,但因仓促成渠,渠道浅窄,航运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东粮西运的需要。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只好再次动工,加以改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