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学是探讨人体与外界物质交换和精神协调的最佳境界,以达到保健长寿目的的一门学问,又称保健学。它在预防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是预防医学的鼻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强调“治未病”的重要,关于营养保健,夏、商、周三代后期已有相当高的认识,说到吃的目的,春秋后期的思想家墨翟就说:“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墨子·辞过篇》)用现代医学原理来分析:“增气”,就是补充热量,使食物的热能变为体能,即有力气;“充虚”,就是补充消耗,保证新陈代谢的需要;“强体”,就是要供给合理的养分,以增强体质:“适腹”,就是满足口胃,使大脑皮层从合适的口味中得到良性刺激,兴奋味觉,以保证食欲,增强吸收机能。古人从切身体验中,已能体会到生理营养的道理。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已出现系统的养生理论和平衡膳食理论。《黄帝内经》,是夏、商、商三代医学的结晶,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典,也是古代世界直观医学的一部卓越专著。《黄帝内经》总结了保健的三大途径:其一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奇疾不起,是谓得道。”其二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埤(配)……以养精气”;其三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聚,炅〔guì贵〕(热也)则腠〔còu凑〕理(体表)开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郁),何病之生?”这三段话的意思,就是一要使肌体与生物圈的自然变化相适应;二要膳食平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膳食平衡理论,我国膳食平衡的饮食传统,完全符合营养卫生原理);三要使自己处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情绪经常保持镇定和乐观。这三者都是根本的养生之道,就是要保持肌体与外界物质交换和精神生活的物质平衡,把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一个错综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可见当时已能把养生经验提到整体理论上来总结,是对世界医学保健事业的一大贡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