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电报与晚清政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每一次科技的变革,总会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最先作用在政治和军事上。电报的出现,是一次信息革新,它使信息的传输速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对于视情报与时间如生命的军事将领、政治家们来说,不啻为是一柄利器。即使是对新生事物反应迟钝的晚清,亦不能完全规避这种影响力。清政府晚期的许多著名事件,都是与电报的出现密切相关——或者我们应该反过来说,假如没有电报这种东西的话,许多清末政治事件未必会发生,即便发生也未必会辐射出绝大的影响力和震撼来。科技改变政治,这一条定律即使是在中华老大帝国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电报引入中国的早期,清政府和绝大多数国人并没有意识到电报其中蕴藏的重大政治价值,尽管很方便不错,可也仅此而已。换句话说,电报只是一件“玩意儿”,上不得台面。

中国正式开始架设电报线路是在光绪五年,李鸿章在天津与大沽炮台之间建成电报线,随即铺开了沿海各省电报建设的大潮。但清政府却一直不认为电报是官方文件,只是称之为“抄电”。当时官员打电报上奏之后,仍旧要用传统途径送递一份同样内容的奏折,以便备档。可见在当时清政府心目中,电报根本不能算是正规文书。

一直到1883年发生的中法战争,才改变了清政府对电报的态度。当时中国军队一路连胜,昏庸的清政府却一味求和,电令前线停战。老将冯子材和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复电抗辩,却无力回天。当时担任广东会筹防务的湘军名将彭玉麟按捺不住愤懑之情,愤然赋诗一首:“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把此事比作了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的国耻。这是首次把电报与政治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