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冬时节,寒假尾声,熙来攘往的台北街头却透显著一丝寂寥,仿佛冬神眉头深锁,一手托着腮似的从空中俯瞰着行色匆匆的人群,而这广漠的街景全罩在他哀愁的身影中。
若平在重庆南路一家二手书店中晃荡,黄鼠狼般的老板用监视器的双眼扫射着他;身边一名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正如获至宝似的翻阅着一叠过期的推理杂志,双手颤抖、眼中泛泪,并不时发出惊叹声;另一边则是一对学生情侣,藏身在书架阴暗处卿卿我我,激动的两人把书架上一本书碰飞,泛黄的书摔跌在地板上,书名大剌剌地朝天展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若平踅到另一侧,一排过期的美术杂志吸引了他的目光,他随意抽出一本书名是《文化与艺术》的双月刊,25开本,日期是两年前的一月。
若平平常不看艺术杂志,但此刻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了解台湾的艺术工作者所谓的艺术到底是什么。学过艺术哲学的他,很明白艺术客观性是一个相当棘手的哲学问题,因此他不带任何成见地翻开了杂志。
里面有许多雕塑以及画作的图片,对于视觉来说是十分可亲的。这时他突然想起大学时期一位留学日本、教授犯罪学的老师所说过的话:“死者的鲜血对于某些杀人者而言就像是红色的水彩颜料,而杀人现场就是一幅画作。犯罪艺术家与一般艺术家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使用的创作材料不同罢了。就连一只埋藏在盆栽里的断掌都可能展现出凶手的艺术品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