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序与跋 6、《陕北知青影集》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些人被历史命名为“老三届”, “老知青”。

“老三届”是说,他们本该在1966年、1967年、1968年初中或高中毕业的,但他们都没能毕业。1966年6月中国开始了一场空前的运动——文化大革命,全国的学校都停了课,直停到他们的中学时代结束。因此他们有了这样一个名称,这样一个抹不去的烙印,或者是不可忘却的纪念。

紧接着又一场运动开始了,即所谓“上山下乡”。其时他们中间最大的21岁,最小的还不到16岁,学是上不成了,参军多要凭关系,进工厂则全靠侥幸,于是在一个不容置疑的“号召”下,他们差不多都离开城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据说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里去;豪情满怀者有,无可奈何者有,更多的是稀里糊涂随大流,还有的只想着玩,心说这一回远走高飞总算可以玩它个痛快了吧,水断山隔倒省得再去看大人们的脸色。从此他们被叫做“知青”,落户四方。所以又被冠之一个“老”字,是说,他们之后仍有几届类似的人流,但已是强弩之末,稀稀散散不过在城市近旁比划比划,不如说是“拉练”或者郊游了。

这一去十年八载未回还。这一去真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

“插队”的故事太多了,可以说包含了人生的一切,倘国人不失记忆和反省,那是写不完也想不尽的。 “插队”的意义呢,众说纷纭。众说纷纭最好,它原本就丰富到不适合统一。那一个时代 的全部复杂都印照在这一群人的经历中,如今的变迁和未来的道路,也都能从这一群人的脚印与眺望中寻到线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