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长篇小说
作者:王安忆
发表时间:1995年
王安忆,1954年生,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出生在南京,是作家茹志鹃的次女。1955年随母移居上海。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学,1967年入向明中学读初中。1970年到安徽五河插队。1972年考人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任编辑。1980年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因发表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北京文艺》1980年6期)等系列小说而引人注目。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后担任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副主席。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荒山之恋》《海上繁华梦》《神圣祭坛》《乌托邦诗篇》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获1981年、1982年、1985年、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作品在海内外都有较大影响。《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一
“站在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这是王安忆1995年写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起头的话。这句话,把所有打开《长恨歌》的读者,一下揪到看上海的一个制高点上。于是我们几乎可以与王安忆一起居高临下,与王安忆的目光合二为一,以覆盖整个上海的视野高度,投向上海。于是我们先就看到了王安忆所看的,感觉到了王安忆所感觉的:白昼的日光与夜晚的灯光,使整个上海凸起的点和线熠熠有光,但“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弄堂是上海的根基,没有弄堂,上海不成其为上海。弄堂纵横交错,织成了上海的格局,上海的脉络,上海的品味。它是在最根本的暗处,厚实地垫起人们眼里浮光掠影留下的上海印象。“上海的几点几线的光,全是叫那暗托住的,一托便是几十年。这东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做底铺陈开,一铺便是几十年。”王安忆穿透这一点,就等于进到上海的骨子里去。因此,要写上海,弄堂是必然不能不在的。但不是浮光掠影的弄堂,是真正沉到弄堂的底部,在那一丝一缕的一砖一瓦的暗角摺子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