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比《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更为我们耳熟能详。再也没有比三国时代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曹操的奸,刘备的仁,关公的义,诸葛亮的智,张飞的勇,吕布的猛以及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仍闪烁在我们面前;煮酒论英雄的豪情,千里走单骑的悲壮,赤壁大战的熊熊烈火,长坂坡前的激烈搏杀,一幕幕千秋往事,仍浮现在我们脑海。这些人物和故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历史,而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就是在这种氛围浓厚的三国文化中长大,纵然是走到天涯海角,两个黄皮肤的中国人仍然可以在这里找到共同的话题,找到共同的认知。
这种认知,甚至已经突破了价值观念的障碍。比如在香港,警察在缉盗之前,会先在关公的神位前上一炷香;而黑社会人士在干不法行为时,也要在关公的神位前上香。关帝在上,是应该帮助警察,还是帮助黑帮?手心手背都是肉,这绝对是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源于我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陷与不足,来自于我们对历史的隔膜与生疏。
正如我们在书中看到的那样,传统文化中的三国人物形象,与历史是有一定距离的。这种距离来自于文化的创建,而这种文化创建,在影响我们对世界认知的同时,又让我们生活在固有的观念之中,从而远离我们自身。
我们需要认识自己,这是我们的人生课题之一。而对自我的认知,文化观念是重中之重。就此意义上而言,我们需要厘清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中的人物之间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真正的自我与认知的自我之间的区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