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六回 叔侄之战——曹雪芹VS雍正 第二章 朕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看你不顺眼就给你戴上大铁枷,这折射出雍正皇帝一个鲜明的管理风格。用一句话来形容雍正的话,他就是一台贪官制造机器。雍正曾制定了一项政策,被二月河等作家热烈吹捧,阎崇年等人更是不断讴歌,他的这个政策叫耗羡归公。

大清帝国立国以来,官员的薪水是非常微薄的,根本不够养家,而且一个官员还要有幕僚、师爷等人,这些人的薪俸也都是官员自己付钱。那么官员的这些钱从哪儿来?只能靠收取贿赂。所以当时清朝送礼,有各种名称,有叫炭敬,有叫冰敬。天热了,给你送一份礼,这叫炭敬;天冷了,给你送份礼,这叫冰敬。官员们就凭着这些送的礼补给薪水,这就是受贿,它已经制度化了。雍正登基之后,对此深表不满。于是他想出来一个非常奇怪的主意:他先划了一条线,他认为一个知县每年大概能收到五万两银子,一个知府每年大概能收到十万两银子,一个巡抚每年大概能收到二十万两银子。那么就规定:知县每年要向朝廷缴纳五万两银子,州官每年要缴纳十万两银子,巡抚每年要缴纳二十万两。这个政策合理不合理呢?别忘了世上还有傻官、不会捞的官,包括清官。如果你恰好是清官,你没有银子上交,怎么办呢?太简单了,就拿你当贪官铲除掉。所以如果你足够聪明,就去老百姓那儿搜刮。假如你是个县官,从老百姓那儿抢十万两,你上交五万两,自己还剩五万两。

所以,雍正的这个政策是地地道道的逼官为匪的政策,他把国家的官员当成了小土匪,而官员们也都以一个土匪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使得雍正时期国库中的存银数量翻了几十倍;正是因为翻了几十倍,雍正才被史学家热情讴歌,认为他治理国家有方。可是从老百姓那儿抢钱也算好事?这类史学家脑子糊涂至极。

雍正对曹家的罚俸和抄家,把曹雪芹逼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跟雍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关。说起雍正的为人,看得最准确的大概就是他的儿子,未来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倒没说过什么话,但是很显然,在史书上,雍正皇帝是以一个圣徒的身份出现的,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好到什么程度呢?雍正走路的时候,会注意不踩到人影,如果地上有蚂蚁,他会小心地绕过去。他是一个圣徒般的苦行僧,对自己要求非常严,兢兢业业地守在御桌前,不停地批阅奏章,后宫那么多美女他都装作看不见。

但雍正是一个自我人格的人,他的认知是从自我出发的,他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但实际上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坏人自认为是好人,尤其是像雍正这样位高权重、掌握了最高权力的人。后来爆发的著名的曾静谋反案,就是与他的这种人格有关。

话说雍正登基本身就是一个谜,当时他是四阿哥,前面有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后面竞争力强的还有五阿哥,八阿哥,等等。这么多阿哥都没争过他,反倒是雍正登了基,所以众阿哥们都不服。据一个传教士的记载,就在雍正登基的当天,众位阿哥一起喧闹了起来,认为雍正的登基诏书是假的,是雍正伪造的。

雍正登基之后,他对江南曹家是罚俸,那么他对他的亲兄弟如何呢?

八阿哥被永久圈禁改名叫猪,九阿哥被永久圈禁改名叫狗,他们的家人全部流放,最惨的是八阿哥的福晋。雍正登基之后,给八阿哥封了个王,派去宣旨的人要求贺喜,这个福晋对此不屑一顾,说了句“将来还不知道死在什么地方”之类的话,雍正因此对这个女人痛恨入骨。后来他便采取了报复措施,他把这个女人杀死之后,用锉子把尸体锉成粉末、烧成灰扬掉。

他心里的怨毒以致如此,就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这种认知的人最容易犯下人神共愤的恶行。

在八阿哥、九阿哥被圈禁之后,他们所有的家人全部被流放广西,这时候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在流放途中,这一大帮人没有被分开,而是一起走的,每天一帮人都唧唧喳喳,越说越叨咕,最后发展到这帮人每到一地,便要找个高台上去嚷嚷:父老乡亲们,你们都过来,我们跟你们说,现在登基的雍正不是个好东西,他毒死了他的父亲,逼死了他的母亲,杀死了他的亲哥,害死了他的亲弟。而且这帮人还给雍正列了七大罪。

这件事嚷得是天下尽人皆知,只有雍正不知道,因为没人敢告诉他。

雍正坐在金銮殿里还是很自满,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一点也不知道他已被天下人视为了邪恶之徒。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