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篇 衣食住行 喝茶原是“熬菜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婆子暗暗地欢喜,道:‘来了!这刷子当败!’且把银两来藏了,便道:‘老身看大官人有些渴,吃个宽煎叶儿茶,如何?’西门庆道:‘干娘如何便猜得着?’”

“王婆接了这物,分咐伴当回去,自踅来开了后门,走过武大家里来。那妇人接着,请去楼上坐地。那王婆道:‘娘子,怎地不过贫家吃茶?’”

这是《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中的两段。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茶不是“喝”的么?怎么“吃”起来了?

原来,茶在我国古代只作为药用,到了公元四世纪左右才开始普遍作为饮料,人们常将喝茶称之为“吃茶”。就与我国人民早期制茶和饮茶的方式密不可分。

唐以前,饮茶的方法比较原始,只有药饮和解渴的粗放饮法。把鲜茶叶放在锅里“作羹饮”,说白了就是熬成汤喝。但是,鲜叶无法贮存,也不好运输,所以,客观要求出现干茶。干茶的最早形式,也不过是把茶叶晒干而已,谈不到加工制作。

唐代时,“茶圣”陆羽大力倡导饼茶及饮法,从而使唐宋两代,五六百年间,饼茶独领风骚。

所谓饼茶或团茶是指:制茶人将从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放入釜中蒸煮,用杵臼捣碎,拍成茶饼团,再将茶饼团串起来焙干封存,当时人们称之为“龙凤团茶”、“蜡面饼茶”或“研膏”。人们在饮用这种茶时,需将茶饼研成粉末,然后用纱绢做的罗筛筛出极细的茶末,再将茶末放入釜内,用滚水煎煮。人们在品尝这种茶时,咂嘴、嚼末、渍舌,所以就叫做“吃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