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篇 衣食住行 六必居的传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北京前门外有个中外驰名的酱园——六必居。六必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30年),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六必居原是山西临汾西社村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开办的小店铺,专卖柴米油盐。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赵氏兄弟的小店铺,因为不卖茶,就起名六必居。

“六必”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六必居人严守“黍稻必齐曲药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的“六必”精神,使得该商号长盛不衰,成为京城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之一。

六必居后身往北就是西河沿,当年那儿有个三府菜园。明朝大学士严嵩府里有个厨师经常到菜园、酱园一带买东西,经他介绍,严嵩就给酱园子题了三字——六必居。

据说六必居现在挂的这块匾是假的,那么真的到哪儿去了呢?

传说,康熙年间六必居酱园着了一场大火,把真匾给烧了。民间的传统,酱园子、油盐店的徒弟们全能写一手好字——开菜单的字必须好。有个学徒偏偏喜欢严蒿题的这三字:六必居。因此,每天扫地的时候,他拿着笤帚一边扫地一边比划:六必居,六必居,晚上练字还是六必居。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这匾这么一烧,东家着急啦:“坏啦,这是严嵩写的,咱们写不了哇。”学徒说:“这个没关系,我那儿写的有样子,您看看。”他把练的字拿出来让东家一看,东家喜出望外:“嘿!行啊,你来一块吧。”所以,现在这匾就是那学徒写的。不仅如此,北墙上那六必居三个字,也是从那匾上拓下来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