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顿在书中给自己取名“迈克尔”,他那时正同另一位专注于自我的年轻作家埃德娜?尼克森(书中的“莱丝”)陷于一场恋爱纠纷,她一直“弄些颓废式的东西”,而且极其喜欢斯温伯恩,这令人尴尬。这是会面时的情景:凯特琳——她称自己为凯瑟琳娜(那时她俄国味十足)——在《新时代》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后来不久就编集成她第一本书;奥列加也接受了迈克尔的一篇小散文,但他们是在汉普斯特朋友那儿打网球时相遇的,他们之间立刻出现了某种默契。一起回家时,在地铁车站的短暂静寂中,凯特琳突然问:①切尼街,伦敦一地名。——译注①即下文中威廉?奥顿。——译注②汉普斯特,伦敦一地名。——译注③佩特(1839~1894),英国作家,批评家,其代表作为《文艺复兴史研究》。——译注“你相信潘神①吗?”就这样他们离开了嘈杂的人群,夜半时分走到尤斯顿②附近的地方。
他不久就去了切尼街:
她把这地方收拾得很美——几支蜡烛插在一个头盖骨中,窗户中间还有一支,地上一盏灯的光线透过黄色的菊花,她自己则坐在屋子中间,身着粉红色图案的和服,外罩一件白花羊毛衫,是房间中光彩夺目的一团..实际上整个夏季,在夏普布什③都举办着盛大的日本展览会:日式庙宇和村庄,微型花园,魔术师和相扑师,印花棉布和瓷器,茶道和插花。奥顿在切尼街看见的和服并不是展览会给凯瑟琳留下的唯一痕迹。他让她看谷崎润一郎④的诗,开始向往那些美丽的日本房子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宁静。“那时俄国味很浓”,也许是的,但日本也在向她招手。奥顿说那时她正在大量写作诗歌,但“她所有的作品都很有诗意”,只有当她的生活服从“艺术的无情召唤”时,她才有安全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