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30年来的变化,作为一个旅行者当然首先会想起旅行的本身。时间还得推早一些说起。我第一次出国是1936年夏天,赶到英国伦敦去上学。当时坐的是海轮,从上海出发到意大利的威尼斯登陆,转坐火车,然后渡英伦海峡到达目的地,一共走了一个月。第二次出国就是上面提到的初访美国。那是在战时,由美国官方安排,可说是海陆空联运。从昆明出发到印度加尔各答是空运。从印度东部到西部的卡拉奇是陆运,坐的是火车。然后坐军用飞机,经非洲,渡大西洋到美国,是空运。我们一路停了好几次,前后走了有两个星期。回程是走海路到印度,是海运,然后再飞昆明。由于要防德国潜艇袭击,我们这条船并不走通常的航线,所以一共走了一个多月。第三次出国是1946年重访英伦。大战已止,我往返都是空中旅行,但是晚上却要落客店过夜。所以从香港起飞,一路停了三次。回程是坐从伦敦到新加坡的直航飞机,一天一晚除加油着陆外不打尖。在新加坡住了几天,另坐飞机到香港。这次访美是全程空运,而且是高速。我们因为怕老年身体吃不消,所以中途在巴黎休息一天;回来时挑了檀香山作为返程起点,不然从北京到华盛顿一天一夜就可直达。今后中美通航后当天到达的旅行将是极普通的了。
旅行讲究速度应当说是合理的,人们从这里到那里到处奔走,一般不是为了要奔走而奔走,总是为了要办些事,在旅行本身能少费些时间可以多办些事,或把事情办得快些,不是很好么?现在就因为有了高速旅行的条件,国际的政治活动才能十分频繁。报上我们天天可以看到各种国际会议的报道,在电视上天天有外宾访问的镜头,没有喷气式大型高速飞机,这些都是不能想象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