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初意象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随机的,但一旦选择确定,往下据此而来的发展便得受到这个选择的制约,就像你在空白的平面上任意选一个点当坐标原点意思一样。
有关这个任意性和制约性,在《中国古代社会》书中,许进雄先生曾问到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甲骨文中的四脚野兽总是站起来?像用后脚直立起来似的。
这让我想到英国推理小说最特别的一代女杰约瑟芬·铁伊关门之作《歌唱的砂》书中以诗呈现的大谜题:“说话的兽/静止的河/行走的石/歌唱的砂/看守着这道/通往天堂之路”——这首奇怪的诗被留在凶杀的火车卧铺车厢里,逗人遐思。
当然,不管有多少人殷殷期盼,天堂从没有降临过世间,在造字时代的中国自不例外;而动物在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之上的演化亦没发生太动人的奇迹,因此,也从没有过一个高智慧、直立行走的神秘动物王国如小叮漫画故事在此存在过。
这些马、豕、兔()、象、虎、犀牛等等何以一个个站起来呢?答案再无趣不过,许进雄的答案是受到书写工具的制约——彼时甲骨文的主要书写工具乃是日后沿用的竹简,以毛笔沾墨汁书写其上,正因为竹简狭长形态的制约,中国这些寻常兽类只好虚拟地走上梦幻的进化之路。
有关甲骨文的书写工具问题,许进雄有各种角度的漂亮证明,好奇的人可直接去买《中国古代社会》阅读,这里,我们只摘出甲骨文宛如目击证人拍照的部分——“聿”,笔的原形字,,是人手持毛笔的画面;“書(书)”,,拿毛笔沾墨汁的画面;“畫(画)”,,持笔画出图样,最早可能和织布有关;还有,我们已见过的“建”,,气魄十足地进行大路兴建规划工作。另外,“册”,最早代表书籍的字(闽南语今天还这么念,“读册”),,标准用绳子穿成的竹简模样;“典”,重要的书籍文本资料,,双手恭敬捧着一叠竹简的模样;然后是“删”,弄错了要予以去除的意思,,是书册之旁再放一把小刀,这小刀不是刻字用的,而是拿来削去写错的部分重写,也就是最早的橡皮擦、立可白云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