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热门小说推荐

一直撤到吕公遂划定的安全距离外,用新派来的巨型“斥梭”对准20个超巨型水下结构体各自发射了一枚说是鱼雷,但实际上比攻击核潜艇还大的东西,这些东西的速度看起来不算快也不算慢,我心说这能挡得住共振波的拦截吗?没想到它不快不慢只是刚刚起步的表象,它在完成初期的加速之后居然可以在海水里实施“跳跃”前进,既类似瞬间移动,但每次移动的距离并不远,所以一次一次的跳跃加起来就好像它们是在水中进行空间跃迁一样,而经过了解才得知,这种技术还真是瞬间移动,只是因为要以水位介质,所以只能在水中完成,而且每次的距离不远,不过因为每一次瞬移的间隔时间极短,几乎没有,所以它能以非常快的频率进行连续瞬移,这样产生的移动速度虽然比不过真正的大距离瞬移,可也比直愣愣的跑要快的多的多。

而它们的智能性还很高,可以根据之前收集的数据判断对方的共振波释放规律,然后利用其释放空挡瞬移进去。

我想如果这样的供能安装在鱼雷之类的武器上,那是不是就能突破共振波防御了?但事实是这种能提供水下短距离瞬移的装置还比较大,装不进鱼雷这种弹药里面,只能暂时使用在较大的水下平台之中,所以我的这个想法目前还无法实现。

不过它们的杀伤机制也根本不是携带一个战斗部进去爆炸这么简单,如果是这样的话还真未必能奈何的了这20个超巨型水下结构物。

因为经过探测,目前我们已经发现在超巨型水下结构物的可变性外层下面,还有厚度可观的整块贫铀合金装甲, 再往后还是贫铀合金装甲,而装甲和装甲之间则流出了一段很大的空隙,这段空隙里,填充的则是超强的磁场护盾。

也就是说,每一个超巨型水下结构物除了主动防御之外,内部还有“贫铀装甲-磁场护盾-贫铀装甲”这样的三层结构的被动防御,而以其带来的防护力,即便是反物质武器去直接轰击,也不敢说能手到擒来,战略以下的核弹头更是想都不要想。

书归正文,这20个“超级大杀器”以一对一的方式进入超巨型水下结构物的内围,然后就突然不再是直进直出的形态,而是竖了起来,接着指向天空的头部自动展开,里面发出了殷红色的光,而这光出现后只持续了一秒多钟,一个包裹整个超级巨星水下结构物的物体就出现了,不对,这不是物体,这是一堵高速流动色“水墙”!

对,就是当初去“渊神都”时遭遇的那种能让水流在局部范围内按照预定路线反复以超音速流动的“水墙”。

另外,这“水墙”也不是一面墙而已,而是形成了一个特大的,和水下超巨型结构体外形一致,但要2-3倍左右的雪茄形,严丝合缝的,如同一个保险箱一样将它们给锁在了其中。

难道吕公遂要用这种“水墙”控制住它们?既然是一种毁灭性超强的武器,恐怕不太可能只是控制这么简单。

我正想着,部署在战场各个角落的各种感知终端突然纷纷传回了大批数据,我一看这些数据,上面写的居然是在附近检测到了强大的聚变现象,而经过定位,发现出现这些现象的不是别处,正是锁住那20个水下超巨型结构体的“水墙”里面。

同样是我还没想到这意味着什么,爆炸发生了,20个点上同时发生爆炸,这爆炸产生的后效,简直用天崩地裂来形容也恐有不及。

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推动海水形成了一场超大的海啸,但这对于“大夏国”来说不是问题,他们用新调来的“自然武器”进行了平衡,抵消了海啸的能量,迅速让水下恢复了平静。

而海啸的影响是次要的,原来我们撤出去的安全距离,是这次爆炸的直接毁伤半径,如果没撤出来的话,则在里面的任何东西,都会被爆炸的巨大威力所吞没。

根据吕公遂的解释,这爆炸是由瞬移进去的那20个“超级大杀器”通过对外释放干预,将“水墙”内的所有海水,全部完成了聚变反应,然后就等于制造出了20个体量足以包裹水下超巨型结构体的氢弹,而且还是把它们“放”到了这枚氢弹的体内,或者是把它放到了一堆会同时引爆的氢弹之中。

“水墙”的作用,一是为了防止目标逃跑,而是为了划定产生聚变的界限,要不然没有“水墙”的阻隔,外面的海水不知道有多少也会被一起聚变,那样的核爆炸就完全是无序的,有多大的当量,会波及到多大的范围,会误伤多少自己人,这些都是不可控的,所以“水墙”存在的意义还非常大。

再说爆炸后的结果,20个水下超巨型结构体纵使防御力极强,可也顶不住这样的全包裹式核爆,关键是这个当量也太夸张了,按照利用海水实施轻核聚变的能量密度,每公斤海水完全释放后都能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那这“水墙”的包裹体积是水下超巨型结构体的2-3倍左右,从“水墙”内层到它们的表面这中间的距离会夹着多少海水?数以百万吨计!

就按照100万吨的最低限度来算,每一个充分释放后那都是约等于3000亿升汽油的能量,若是再换算成TNT的话,则有数亿吨的威力,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理论数据,因为这么多海水,不可能全部被瞬间完成聚变然后释放能量,所以就总会有很大一部分是会浪费掉而不参与反应的,这种现象像和第四代可以100%反应的第四代发明之前的核武器也会有在核爆时有不少核材料不会被充分利用一样,而这部分核材料的作用一般是用来填充基础质量,为达到反应所需的临界值而加进去的,也正是因为此,这部分核材料又被称作“陪太子读书”。

但即便只算一半的话,这每一个水下超巨型结构体,都将面临的是贴着脸,当量至少超过1亿吨TNT爆炸能量的无死角轰击。

这再强大的防御力恐怕也难以抵挡,所以当“大夏国”的“自然武器”平息了海啸之后,再看它们,这些之前还坚不可摧的物体,此时都已经变成了无数残骸,其中绝大部分还是被炸碎的贫铀装甲,因为其它部分都已经被炸没了,直接气化在了这深海之中。

就这样,20个水下超巨型结构体被同时解决,不过代价除了之前遭到其摧毁的那些我方武器装备之外,派出去制造“水墙”并触发海水核聚变的那20个“超级大杀器”也跟着一起被炸没了,但在了解之下,这东西本来就是“杀身成仁”式的武器,去了就要以自身为代价,制造爆炸,摧毁敌人。

而“大夏国”研制它的作用,就是用来对付单个且坚固大型重要目标的,这次用在这里,正好不过。

话再说回来,“暗黑殿”的海军,在水面舰艇被“山海集团”摧毁殆尽、海底和海岸线下防御体系被“自然武器”干掉、各种“苍舰”在战斗中遭到击沉,乃至这20个水下超巨型结构体这次被彻底摧毁,它们海防力量,已经基本宣告崩溃。

(未完待续)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