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54节

热门小说推荐

但是接下来的一个回报,却让安禄山浑身的汗毛当时就炸了起来。

“节度使,大事不好,我大营的北边忽然出现了不明身份的大量军队,行军速度十分之快,如今已经和我大营外围的将士们交战在一起了,我军因为都是刚刚从攻城战上替换下来了,十分疲敝,怕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什么?你再说一遍?”

安禄山完全就没想到在自己马上就要收官了的战役中竟然会乱入进来一个这样的消息,这实在是让他不能接受。

但是当斥候再次重复了一遍这个消息之后,不光是安禄山,大帐里面所有的人都听清了,但却鸦雀无声。

斥候话语里面的意思已经是十分的简单了,那就是人家大唐的援军可能来了,而且是在一个的最不该来的时候来了。

“能不能抵挡住他们,让我军先行把城池攻打下来?”

安庆绪一听这个消息当时就是满脑袋的大汗,恐惧之色已经是溢于言表了,急忙向站在他身边的斥候问道。

“敌军至少有十万之数,从我军的侧面滚滚而来,怕是目标正是城池,我们要是想把他们抵挡在城池之外,怕不是要投入十数万人马,要是这样的话,攻城势必会受到影响啊!”

啥叫骑虎难下,这就叫骑虎难下,一面是马上就要攻打下来了的城池,另一面是滚滚而来的敌人,这让安禄山麾下的大军着实是很难兼顾。

“这事怕是有些难了,要是援军是从长安城的方向过来的话,他们并不应该从这个方向攻打我军,怕是这一波援军已经我军的后方观察了许久,才找准了今夜这个机会。”

安禄山虽然也是脸色铁青,但却并没有达到惊慌失措的程度,并且根据之前那个斥候所说的话语里面就已经判断出来了,他们恐怕不是从长安城直接过来的。

换句话说,人家这队人马的将领早就注意了这场战争,而故意用李昀在城里面守城的伤亡来消耗安禄山的人马,直到把李昀的极限给压榨出来了,才开始了这围魏救赵的伎俩。

“父亲,难道就这样看着我们刚刚要打下来的太原府功亏一篑?”

对于这样的结果,安庆绪自然是不甘心的,他高声对着自己的父亲问道。

“为了区区一个太原府,要是把这些大军给拼的差不多了,我等就算是入关,也拿不下洛阳和长安,范阳和平卢才是我们的根本,守住了范阳和平卢的地盘,大唐永远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安禄山说出来这话的时候,语气里面也是十分的不甘,但要是不从身材上说的话,安禄山几乎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了,他既然敢于起兵,在起兵之前就不单单得计算好自己怎么能成功,也得计算好自己万一要是出师不利的话能不能有全身而退的机会。

而现在,安禄山知道,自己到了取舍的时候了,要是上点头的话,就算是这回来的是十来万的援军,以自己麾下将士们的战斗力,把他们在这大平原上面剿灭也不是啥难事儿,但是自己麾下的将士们损伤了之后可就不怎么够再攻打入关了。

安禄山迅速的在自己的心里面算完了这笔账,之后几乎马上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节度使,你的意思是……这次咱们就暂且放过太原府?”

“河东道原本有号称是五万的守军,经此一役,我军已经全歼了河东道的守军,大唐皇帝到了这个当口也应该知道了,他要是在这河东道再派遣五万人马守着,结果就早晚会跟今日一样,这个抉择,还是让大唐的皇帝来做吧,咱们就算是回了范阳和平卢,不也还是吃香喝辣,等到李隆基死了,大唐还是一样的混乱!”

这话一说,麾下的人基本上都看出来了,安禄山的注意已定,基本上就是退兵了。

李昀在城头上正厮杀着,眼看着子时就要到了,他透过自己几乎已经被血污糊上了双眼向一个方向看去,只见无数的火把就好像是一条长龙一样,冲击着安禄山大营的方向。

“众将士听令!陛下紧急为了我太原府增派了十数万的援军,现如今已然到了安禄山大营的背后,安禄山如今已然是功亏一篑,我等只要再坚持不到半个时辰,安禄山的大军必退,到时候便是十万大军与我等一同守城!”

李昀的话先是被周遭的几个人听了去,之后众人在战斗中一起向李昀手指着的那个方向看去,果然如同李昀所说的一样,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城墙上沸腾了。

安禄山那边叫前功尽弃,那李昀这边可就算是绝处逢生了,除了早就胸有成竹了的李昀之外,其他人全部都激动到了极点。

本来已经精疲力竭的众人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一个个的身上仿佛又有了无穷的力量,反而是新近冲上城墙的安禄山大军好像知道了些什么,有不少人甚至刚一到了城墙上就跪下降了。

一会的时间,冲上城头的敌军果然是越发的少了,李昀麾下的将士往城下一看,发现安禄山的大军已经像潮水一样退去了。

太原府的危机,在这个时候,解除了。

李昀并没有下令自己麾下仅剩下的不到两千将士出城追赶,而是亲自站在城头上,远远的看着那火光冲天的地方。

他虽然知道了然的能耐,但是他并不知道李隆基会派出谁来跟他搭班子,更不知道来了这个人之后自己这个河东节度使的位置还能不能保住,毕竟自己之前只不过就是河东节度副使。

但到了这个时候,显然就不是李昀应该考虑这个事儿的时候,太原府的危机解除了才是王道,虽然李昀也知道这个结局几乎全部都是自己安排的,但是李隆基要是真的派出了一个位高权重的将领的话,自己可能还真的就不能完全凌驾于人家之上。

在李昀已经开始想着这些事儿的时候,在节度使府中的张玉和王纤纤也得到了消息,一直把长剑紧紧的握在自己的手里面的她才稍微放松了下来,长剑也才重新的回到了她的腰间。

“姐姐既然已经得知了李昀早就已经有打算了,为何还如此紧张?你看看我,要是真被安禄山的大军攻打进来了,我还不得比你们更早的被杀或者被抓了?我都不紧张,姐姐又何用如此?”

王纤纤对于张玉营造出来的紧张气氛自然有点不太能理解,因为张玉已经跟她说了,按照李昀的说法他是有安排的,只要他们能坚持到子时,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你乃是将门之后,又怎么能不知道,这战争,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提前安排好的,再好的将军也不会把任何事情都用脑袋计算出来,更何况李昀也并非是一个将军,他不过就是个十七岁的青年罢了。”

“十七岁的青年就成了河东节度使?这在大唐的历史上怕是都没有的吧,如今李昀依靠着自己的能耐死守太原府这么长时间,就算是父亲在世,也绝对不是一定能做到的,你对于李昀这个未来的夫婿,要求的可是有点高了啊。”

其实自始至终王纤纤也没有表现出张玉那样的紧张之情,毕竟她可是见过了大场面的人了,自己的父亲可是在他们兄妹俩的面前身死的,她和王震流浪了不少州郡才最终到了长安城,生死之间的事儿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了。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