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挠了挠自己的脑袋,他倒是想好好深入的了解了解王纤纤,但无奈现在的自己实在是有点太困了,连日的行军打仗已经让他的身体严重的超负荷运行了,要是再不好好的睡一觉的话,虽然李昀不过就是一个十七岁的青年,但也是有着非常大的猝死的可能性的。
李昀的府门外是陈玄礼给他专门安排的两个左龙武军的执戟,这倒不是为了监视李昀,而是为了让李昀好好歇息,按照陈玄礼的叮嘱了,除了安禄山又打过来了,长安城危急,别的那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不能把李昀给吵醒了。
这一觉,李昀直接就睡到了第二天的晌午,要不是自己的肚子实在是有点太饿了,他估计还是不会起来。
“可有人到府上找我?安禄山的大军有没有什么动向?”
李昀走出了自己的房门之后,还是发现王纤纤正在那坐着,而桌上却是多了十多份在这个时代也绝对能称得上是高端的硬菜了的食材,不由得低声问道。
“倒是来了不少朝中的官吏, 不过都让门口那两个左龙武军的禁卫给挡回去了,倒是省去了我不少的麻烦,这些吃食乃是陛下命人转给在兴庆宫给你做好了带过来的,一般人可是没有啥福气能享受到啊,我不就是因为这个才没敢吃吗?你这最关心的应该是来自睢阳的消息吧,很可惜并没有。”
李昀微微的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情况他还是完全能接受的,按照他对睢阳和长安距离的了解和张玉他们几个的行军速度,可能最快也得再有个一天的时间才能有消息传回来,要是到那之后又经历了一番激战的话,估计消息还得晚上几天。
“这吃食虽说是陛下给的,但是既然已经送到了咱们府中,那就是咱们的了,你想吃就吃,哪来的那么多忌讳?”
说完了之后,李昀抄起来一大块牛肉就吃了起来,在大唐这个时代,别的肉食倒是好说,就这个牛肉,因为随意斩杀耕牛那是会触犯大唐律法的,虽说李昀也有不少门路能搞到牛肉,但是在长安城这样的地界,你要是天天吃牛肉,到时候一旦被什么有心人给知道了,到时候难保不会是在朝堂上面一顿编排。
李昀倒不是不敢这么做,只不过是不想惹这个麻烦罢了,所以在长安城的时候他吃的最多的就是羊肉了,这回既然是皇帝亲自给他的这个吃牛肉的机会,他自然是得好好抓住了。
王纤纤见李昀都已经吃上了,自然也不含糊,直接扯过来一根鸡腿大吃了起来,这些天李昀一直在那行军,她也是一直在那跟着行军,吃的东西也是惨不忍睹,到了这个时候自然是早就禁不住馋虫了。
李昀以最快的速度填饱了自己的肚子之后,又是穿戴整齐就走出了府门。
王纤纤这边显然是还没吃饱呢,看着李昀匆匆离去的背影,她不禁微微的叹息了一声,原本王纤纤还以为李昀能留在府中好好歇息歇息呢,这样一来也算是能好好陪陪自己,但显然处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李昀是闲不下来的。
李昀这次出们既没有去找陈玄礼也没有去找李隆基,而是直奔着城门方向去了,在那里,自己从河东道带过来的四万人还剩下差不多一万,目前都守在长安城的城墙之上。
李昀到了城墙上之后,先是观察了一番布防情况,之后把一直跟在自己的身边,已经证明了对自己的忠诚没有问题的陈山独自召到了自己的身前。
“你速速派遣一支信得过的队伍,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洛阳城,看看安禄山的大军有什么动向,看看他剩下的大军是不是还在洛阳城!”
“要是安禄山的大军不在洛阳城,不就来攻打咱们长安城了吗?”陈山显然是没理解的了安禄山的意思。
“那你就把安禄山给想的太简单了,现在打不下来长安城,安禄山还可以切断长安城的粮饷供应,打持久战!”
“节度使的意思是……”
“睢阳……一旦安禄山的人马离开了洛阳城而没有来攻打长安城,那立即去睢阳查探!并且第一时间传回消息,此事暂且不要让他人知晓!”
陈山虽然不知道李昀为啥不让别人知道这个事儿,但是也知道李昀肯定是为了大唐好才这样的,于是乎当时就跟李昀表态了。
而且当陈山察觉到李昀对于这个事儿应该是十分重视的时候,他亲自带了两百个精锐斥候,直接就在这清晨出了城,奔着洛阳的方向去了。
李昀这么做,自然有着他的道理,要是自己没在这横插一杠子的话,安禄山基本上是一定不会去考虑睢阳的事儿。
但是现在李昀来了,攻打长安城的计划基本上就等于是宣告失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昀心说自己要是安禄山的话,那一定得把睢阳拿下,之后调集重兵到河南道上面来,把河南道据为己有,并且截断从江淮运送到长安城的各项物料,然后跟大唐来一场持久战。
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就以张玉和王震他们手里面那点人马,压根就不可能保得住睢阳。
其实想到这一步的李昀心里面还是相当的愤懑的,这要是给自己足够的兵马,甚至都不用比安禄山的兵马多,自己一定是能够把安禄山给老老实实的打回自己营州的老家去的。
但是现在自己的手里面能动用的人马就只有这么区区几万人,李昀能保证也只能是长安城的安危和李隆基的安危,而人家安禄山要是足智多谋的话,李昀也是没啥别的办法,就是这六万人,自己也是恨不能掰成了好几份来安排,还不敢保证张九皋和张骏的安危。
把陈山给派了出去之后,李昀微微松了口气,到现在他所有能使出的招式基本上也都使完了,接下来安禄山怎么办,也只能静观后效了。
安禄山既然退了,李隆基老爷子也比之前有了不少的精神头了,到了朝堂的时间,李昀竟然也接到了上朝的通知。
李昀回府换上了河东节度使的朝服,第一次一以这么高的身份到了朝堂上。
这一次跟之前有点不一样,李昀大概是提前了半柱香的时间就到了,而往往都是压轴出场的李隆基这一次却是早早的就坐在了自己的龙椅上面。
底下已经到了的众臣基本上都在议论纷纷谈论了,都在说今个老爷子这是咋了,怎么这么早就到了呢,据说昨天老爷子在兴庆宫等着李昀,足足等到了半夜,竟然还这么有精神头。
十七岁的李昀以节度使和大唐救星的身份来到了大唐的朝堂上,发现自己可要比之前在左龙武军中当中郎将的时候受欢迎多了。
不少甚至于是自己都不咋认识的官吏都纷纷过来主动跟自己打招呼,那架势就好像李昀乃是他们的长辈似的。
对于这些人来说,李昀除了亲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之外,不管是跟谁都没再说啥没有用的东西。
转眼之间,上朝的时间已经到了,李昀环顾一圈之后,有点知道了老爷子今个为啥出现在这了。
果然,李昀的这个想法才刚刚从自己的心里面产生了,只见李隆基老爷子忽然之间就站了起来。
底下的众臣一个个都不知道发生了啥,连忙都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