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一年半载的,咱们几个都要屯兵你河东道上了。”
郭子仪简单的说了一下现在的情况,随即苦笑道。的确,安禄山虽说这段时间里损失了不少人手,但是人家还是有底蕴的。
众人又研究了几条可能的进攻路线,但是不论是谁,都没有夸口说自己能在多长时间之内就能把安禄山给拿下了。
因为他们几个都知道,安禄山可不是他们在各自的地盘上成天面对的那些个虽然作战挺猛但是却没啥章法的异族。
安禄山这些年在幽州的经营已经足以让他博采众长,中原的兵书战策没少学,麾下的将士也从来不缺乏那些个草原上战士好勇斗狠的劲头。
这样的地方是最棘手的,更何况他们还没有人数上的优势。
不光如此,大唐可是不是只有他们这四个节度使的,除了他们和安禄山之外,还有几人,却一个人都没带回来,而只是发回了书信,而且这几个人几乎在信中异口同声的说自己的兵马现如今都正在作战呢,实在是没法回援。
这几个人的想法,任谁都是十分清楚的,他们显然是想要看看大唐和安禄山在这一次的对决中到底会是个什么结果。
万一要是大唐不行了,那他们自然是可以占地为王了,以安禄山的那点底蕴,就算是拿下了长安城了,规整长安城也是需要不短的时间的。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人的如意算盘显然是打错了,人家李隆基在李昀和高仙芝他们的配合下,直接就把安禄山给打回了幽州老家,这一下子安禄山能继续嘚瑟多长时间都不一定了,更别说把大唐给灭了了。
所以李昀他们四个都知道,在未来挺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唐靠谱的武将武将也就是他们四个了,那些个两面三刀的人,李隆基早晚都是会把他们清除掉的,不过就是时间早晚而已。
“无妨,如今这个形势,我等几人离着长安城不远也并非是一件坏事,这大唐的朝堂上奸人当道的日子实在是有点长了,咱们几人要是再不能在朝堂上引领一阵正道的话,那可就算是愧对陛下的信任了,就算是一年的时间,我等也要在灭掉安禄山的同时好生筹谋一番,借着这些功劳在大唐的朝堂上做点什么。”
李昀摆摆手,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他嘴里面的奸佞指的是谁,他们几个心里面几乎都有数,但是谁都没第一时间表态,倒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李林甫的势力之前在大唐实在是有点太大了,大到就算是张九龄和王忠嗣那样牛掰的人物都能让他随意的整死。
而现在的郭子仪和高仙芝他们几个,比之当初的王忠嗣可是还差的十万八千里呢,他们心里面都有一大片来自于李林甫的阴影,他们都相信要是李林甫把目光对准了他们的话,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劫难逃的。
最终李昀说的话告一段落,四人在地图前商议了足足两三个时辰,然后定下了兵分三路,每路大军五万人马的决定。
最终李昀和李光弼带着五万人马从太原府出击,高仙芝带兵五万出齐州,而郭子仪则带兵五万从河东道最北边的灵丘直接威胁安禄山的幽州。
跟安禄山相比他们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有四个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而这样的分配,显然才能把这个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三路只要有一路胜了,大唐就胜了。
李昀他们几个没让李隆基等上太久的时间,李隆基要求的是三天的时间,而他们在次日就把用兵的方案送到了李隆基的面前。
当日的朝堂上,李昀等四人全部都出现了,而且是一身的官府,节度使从来都是在外面的,很少出现在长安城,更是很少出现在大唐的朝堂之中,而现在,四个节度使同时出现了,显然,大唐到了一个非常时期。
“安禄山反唐,若非我大唐的四镇节度使星夜回援,怕是朕与尔等已经是命在旦夕,如今安禄山还在幽州肆虐,朕已然制定了反攻安禄山的策略,自今日起,朕定要将安禄山的贼众斩杀殆尽!”
李隆基说完了这些之后,还用力的拍了一下子自己眼前的桌子,以表现自己的决心。
众臣听完了之后,那都是连忙跪倒在地,连声的称颂李隆基真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啥的,反正李昀在前面站着一听都是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如今为表我大唐与安禄山势不两立之心,我已下令将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头颅斩下,以木盒盛放,再叫降卒送回了幽州!”
李隆基的这一手,不管是李林甫没想到,就连基本上跟他朝夕相处的高力士都没能想到,到了这个岁数,老爷子一直都是把无为而治放在嘴边的,不管发生了啥事儿,不着急不上火不动怒是老爷子的基本准则,但是这回,老爷子算是他之前自己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全部都给否定了。
要说跟安禄山血战到底不算是重磅消息的话,斩杀了安庆绪可就算是让朝堂上的众人吃了一惊的决定了。
但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还不算完,老爷子马上又说出了另外一个决定。
“你等四人既然要跟安禄山旷日持久的交战,各地之事就暂且由各个州郡的太守负责,等到尔等击溃了安禄山再行安排!”
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安排可就让底下的一众官吏都稍微有点不明白了。
节度使回来了,那一般的地方还是有节度副使的,按道理也是应该把事儿都交给节度副使,现在要是让太守跟关中这些个不归节度使管辖的地方相比的话,可就没有区别了,换句话说,节度使这个伙计不久没啥大用了吗?
站在朝堂里面的这些人都是一些个文官,别的不会,就会捉摸这些个弯弯绕绕,不少人的都敏锐的感觉到了,老爷子这次可能是对大多数的节度使都非常的不满意啊,安禄山反了,剩下还有两个压根就没回来的,老爷子这么整,下一步一旦李昀他们真的给力,把安禄山给剿灭了,大唐说不定还真的就不需要节度使这个官职了。
最终朝堂上没有一个人敢于对李隆基说出来的这些话提出疑问,李隆基最终的说法是三天之后,李昀等四人带兵各自出发,而在此过程中,大唐的任务是好生把被安禄山破坏得底朝天的洛阳城给恢复往日的荣耀,毕竟洛阳号称东都,那是从李渊开始就经常去的地方,洛阳城里面的百姓被反贼给霍霍了,李隆基的脸上绝对是没啥光彩的。
这天夜里,李林甫的府上比往常热闹了一些,他在长安城的几个亲信出现在了他的府中。
这几个人以陈希烈为首,一般是不会同时出现在这的,显然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商议。
“中书令,自从安禄山反了之后,陛下诸事都不与我等商议,所做出来的决定也不知道是出自何人,如此下去,怕是对我等不利啊!”
一个官吏正面色急切的向李林甫说着现在长安城里面的局势,这些人之前都是李隆基十分信任的人,官职也都在重要的位置上。
以往李隆基基本上都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的,一旦有了什么事儿了,都是他们建议老爷子怎么干,老爷子就去怎么干,当然,他们也都是等待着李林甫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