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这一刻知道,这个险他得冒了。
“你去,朕倒是可以答应,但是须的一个能保你周全之人同去才行,这样吧,让陈玄礼带着一万禁军跟你一起去,这一万人,就是保证你的安全,不管此战如何,你这个太子,都得给朕回到长安城来!”
李亨一听到李隆基终于是支持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倒是先松了口气,但是一听让陈玄礼跟着自己,当时就又开了口了。
“父亲,大将军的职责所在就是护佑长安城,兴庆宫和你的安危,怎能跟我到剑南道去?此事万万不可,只需要从各个州郡抽调数千人马,再带着我那一千亲卫便可!”
的确,李亨也知道就算是自己这次去了,那也并不能保证就把吐蕃人击退了,虽然吐蕃人攻打到长安城里面来是不太现实的事儿,但是没有陈玄礼在,李隆基万一发生了点啥事儿的话,那大唐可就直接完了。
还有一件事,就算是李亨不说出来,那也是必须得考虑着的,陈玄礼的确是死死的站在他的面前的第一人,把他留在长安城,自己就不会失去对长安城的掌控,老爷子已经那么大的年岁了,万一自己不在长安城的这段时间有点啥三长两短的,这里面必须得有陈玄礼坐镇才行。
但是现在是个啥情况啊,李隆基是不可能就那么就让李亨去了的。
“不行,你带着杂牌军,还不如不去,须得有一得力之人陪着一同前去才行!”
父子二人就谁陪着李亨去的这个事儿,还真就两三天都没达成一致,老爷子不同意,李亨自然也不能硬去,就在这僵持着的时候,郭子仪那边送来了一份还算得上是喜事儿的消息。
按照郭子仪的回报,回纥人完全陷入了被动之中,现在埋伏在附近的同罗仆骨两部,再加上李昀,基本上都还没出动呢,那边就已经威胁不大了。
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实在是让李隆基长出了一口气,因为之前郭子仪的回报,那基本上全部都是说自己只能暂时把回纥人给挡住,但是这一次却是实实在在的告诉了李隆基,只要由他跟他手底下的七万人马在,回纥人就攻打不过来了。
这个消息让李隆基稍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一个之前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李昀竟然一直驻守在巴尔虎部?”
这件事是郭子仪跟他回报的,按照郭子仪的说法,李昀不过就是从河东道到他那帮忙的,至于李昀为啥偏偏就要带着三万人马驻扎在巴尔虎部,而不是跟郭子仪一起痛击那些回纥人,这一点李隆基可就有点看不明白了。
他的心里面忽然之间有了点不怎么好的感觉,他知道现在巴尔虎部的首领正是乌雅,而李昀这一次要是真带兵马到了巴尔虎部,那无疑他们这对母子就要相见了,母子相见,乌雅还能守住她十多年前对自己的承诺了吗?
而且李隆基多多少少也能看出来点,李昀之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没问自己关于他身世的事儿,不是因为他早就已经知道了自己身世了,就是因为他笃定问了自己也不会告诉他,再加上之前李林甫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在长安城里面散布的流言是不可能不进入到李昀的耳朵里面的,就以李昀的性情,能不查这件事吗?
要不是李林甫的这个事儿全程都是在李隆基自己的监控之下由李亨和陈玄礼这俩人完成的,李隆基还真就得怀疑一下子李昀是不是插手其中了。
思前想后了几个时辰之后,李隆基终于动了,他先是提笔写下了一封书信,之后命自己门外的禁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巴尔虎部,之后就再次把李亨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李亨这几天可是相当的憋屈了,作为大唐的太子,他能心甘情愿的到剑南道去受苦吗,自然是不能了。
但是李亨敏锐的发现了这次的机会,他这个太子,因为有自己的父亲的万丈光芒横亘在他的面前,所以他并没有什么资本,他也跟自己的父亲一样,害怕有朝一日自己成了大唐的皇帝之后,压根就管不住这些个滚刀肉。
但是现如今,能让他李亨增添自己的威信的机会已经是越发的少了。
而这一次吐蕃和回纥人进犯大唐,正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
只要李亨能在这个危险的时候亲自赶到剑南道,并且大唐的守军在他赶到之后能真的把局势给扭转过来,那他的功劳就能让他在成为大唐的皇帝之前攒够足够的资本,所以这个险,李亨必须得冒,这个苦,李亨也必须得吃。
现如今因为陪着自己去的人选的问题被李隆基给叫停了这件事,的确是让李亨十分的恼火,他并不傻,打得过就打,万一真的打不过,他觉得自己还是跑的了的。
在自己的府邸里面五脊六兽的李亨一听到李隆基找他,几乎没有任何的停顿,直接就去了,毕竟在这个节骨眼上,李隆基找自己几乎不会有别的事儿,就是吐蕃和回纥人进攻的那点事。
“父亲,莫非是战况有了改变?”
李隆基把给力的郭子仪先是狠狠的夸奖了一顿,当然,他也知道不是王震和李光弼他们几个实力不行,而是他们手里的将士战斗力本来就差着不少呢,再加上他们对于剑南道和吐蕃人的战斗力一丁点都不了解,这才会在措手不及之下频频吃败仗。
这要是把郭子仪给换到南边去,结果估摸着也好不了多少。
“既然河北道的局势稳定了,父亲的意思是……”
“河北道既然已经稳定了的,郭子仪想来也不用那么多的帮手了,据说光是那同罗和仆骨两个胡人部族最多就能出兵七八万之多,加上郭子仪的七万人马,人数上已经不比回纥的骑兵少多少了,再者说,回纥人朕还是了解的,都是一些个欺软怕硬的主,再有个把月拿不下郭子仪这一关,他们恐怕就得跟朕投降了!这么一来,李昀再在那边,就显得多余了。”
李隆基说到这,李亨基本上就了解了自己父亲的意思了。
“让李昀陪着你去南边,朕已经给李昀去了诏命了,李昀估摸着也就是几天之后就会到了长安城了,他在巴尔虎部有三万人马正在配合郭子仪,朕给郭子仪留下两万,让李昀带着一万人马跟你前去,再加上五千左龙武军,如何?”
李亨在这一刻清晰的感受到了李隆基对于自己的重视,这是他在之前的几十年之中都没有感受到过的,这一刻,年纪已经不小了的李亨竟然差不点没哭出来。
李昀的能耐有多大,李亨当然是知道的,整个大唐的人都是知道的,之前击溃安禄山,就算是李昀说自己有一半的功劳,那肯定都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反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