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无奈作罢,只能不舍而去。
父子三人来到洛阳时,已然属于七月。
客栈、寺庙、会馆,皆以爆满,往来的举人,几乎堵塞了街道。
也幸亏苏洵的仲兄苏涣,担任洛阳县通判,一家人可以借住,省却了不少盘缠。
面对仲兄,苏洵显得很谦虚:“吾子二人,盼有一人进士及第即可。”
苏涣捋了捋胡须,说道:“子詹、子由学问不错,若是往年,怕是有些难,不过,今年,却有些可能。”
苏轼、苏辙也翘首以望。
“兄长但说无妨。”
“你也知晓,进士及第,天下藩国也可参考,举子极多而名额甚少,每可两三千人,但仅仅百五十人录取,举子多为恨之。”
苏涣沉声道:“朝廷呼吁,增添名额至三百,陛下模凌两可,想必是愿为之了。”
三人大喜,希望增加了一倍,这可是意外之喜。
不过,苏涣犹豫了一会儿,随即道:“自前唐以来,骈文盛行,世祖再塑科举,策论大行于世,但多年来,进士及第者,策论中好用典故,辞藻华丽,以求博得赏识。”
“政事堂不置可否,但翰林院却声势浩大,要求革新,以求韩愈之古风。”
“今年恩科,怕是很难琢磨了。”
“我也看过数期邸报,革新之意很浓!”
苏洵沉声道:“不过这一切,还得听从上意,一旦有所抒发,必要应对。”
“你们二人,可要随机应变。”
“是!”苏轼二人应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