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个外行人放在一个不合适的位置,对朝廷的影响,比一个贪官还要严重。
任何人都能看出官员专业化的好处,但是以前为什么没有人做?一个是成本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百官学的都只有儒学。
学的都是一样的知识,然后当官就是根据以前的经验来照章办事,所以根本不在乎这个官员懂不懂。
因为真正的事情都不是官员在做,而是小吏在做。
大明的官员没有专业化,但是小吏都是父子相传,专业的不能再专业了。
朱瞻基想要官员专业化,就必须进行教育改革。而教育是百年大计,即便从现在开始,二十年内能普及,推广开这项政策,难度也很大。
所以这一批官员都看的很清楚,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他们
恐怕都已经告老还乡了。
这也是没有官员直接反对的主要原因,要是直接触及他们的权益和利益,哪怕朱瞻基是监国太孙,也会又无数的官员来反对这项政策。
就在朱瞻基的《少年中国说》在大明掀起一阵沸腾的时候,全国数十万学子都被这篇文章激发的豪情百丈。
然后,整个大明很快就被各地的揭榜给吸引了注意力。
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因为国泰民安,学子的数量增加了十倍有余。
洪武元年,全国参加会试的学子只有两千人,这些人几乎每个人都被授官。
到了永乐二年,参加会试的学子就超过了一万人,而且因为靖难之役的耽搁,那一年的会试人数达到了一万四千九百三十八人,差六十二人就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