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039节

热门小说推荐

“好了。汤先生的事呢?”徐梁把纠结留给了别人,轻松愉快地散步。兼带挑拨离间。

“臣请扩建南堂,以便于每周日的弥撒。”汤若望道。

“唔,这件事啊。”徐梁微微仰头看了看蓝天白云,道:“你不说我都忘了,当初好像答应过你们在大明传教的。”

汤若望喜出望外,立刻帮助徐梁回忆起来:“是的,陛下当年的确有过这样的承诺。”

当初对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的依赖性还比较大,四年过去之后,大明的双语乃至多语人才已经积蓄了五百余人。从一个国家层面上而言并不算多,但作为一条翻译渠道却是足够了。而且去年派出的使者团也能够从泰西诸国带回所有大明需要的书籍著作,不需要仰仗耶稣会了。

汤若望也深知这点,所以对于皇帝陛下是否愿意遵守诺言颇为担心。

欧洲的贵族可从来不在乎自己发过什么誓。

“可以,之前大明也曾同意你们传教,我当然不会反对。”徐梁道:“但是,大明不是非洲蛮荒,也不是印度土邦,更不是所谓新世界的蒙昧文明。天主教,或是其他任何教会,在大明传教,必须的遵守大明的法律。”

汤若望理所当然道:“我等自从踏上大明的国土之后,无一日不谨守大明的法律和善良风俗。”

“很好,继续保持。”徐梁笑道:“下个月《宗教管理办法》就要实施了,在此之前鸿胪寺官员会对你们进行培训,解读法条。”

事发突然,汤若望感觉自己有如被雷霆打击了一样,整个人瞠目结舌,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大明与后世闭关锁国的某些王朝不一样,他从来没有明确禁止过外来传教,甚至对于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给与一定的鼓励。

但是宗教信仰这个东西,必须置于国家的管理之下。

神权无论如何都不可以高于王权。

“这是非常明显的事情。”徐梁理所当然道:“朕是天子,你们却自称信仰天主,那么朕且问你,天主与天子的关系如何排列?是父与子?是长官与下属?无论哪一种我们都不可能接受。”

从利玛窦开始,译名就是中国人与欧洲人,传教士与传教士之间最大的障碍。所以一般来说,天主教在官面上回避了“天主”的问题,只说“天学”。万历年间南京教案中有一条攻讦天主教的罪状,其中便是“天主教”这个名称。

“陛下,臣作为北京教区的区长,希望能够参与这次会谈。”汤若望镇定下来:

“事实上,我以及许多教中兄弟都认为,龙华民兄弟的理念并不适合大明。”

“不适合在大明传教,”徐梁补充道,“至于是否适合大明,这应该由大明说了算。不过你希望与会的愿望我不能贸然答应,因为龙华民先生是耶稣会推荐的人选,而我并不知道大明还有教区区长之类的职位。”

汤若望自知失言,连忙垂下头去。可以说,他与龙华民之间的斗争是贯穿整个传教生涯的。

在利玛窦死后,龙华明作为天主教中国教区的会长,召开嘉定会议,希望彻底否定利玛窦的传教策略,最后虽然没有成功,但龙系的激进传教士仍旧引发了南京教案,导致传教士被驱逐,在内地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挽救天主教的人正是汤若望。

虽然他的资历并不算最高的,但他坚定站在了利玛窦的旗帜之下,甚至走得更远。比如他可以为了迎合达官显贵,给他们看风水,挑选吉日,这都是耶稣会内部对他不满的原因。

然而从参主持铸炮,汤若望的确一步步扩大了天主教的正面影响力,为大明所接受,还赐下《钦褒天学》匾额,高悬教堂,几乎成了护身符一样的宝贝。

如果放任汤若望继续下去,说不定中国真的会成为一个天主教国家。传教士会从根本的价值观上摧毁华夏文明存在的基石,使得开放包容的中国人变成唯利是图、狭隘偏执的天主教徒。

徐梁费了数年功夫才将满清这头饿虎打跑,难道还会亲自引来天主教这匹野狼?

汤若望看着皇帝陛下远去的身影,心中的冲击一浪高过一浪。因为他在刚才的对话中坑了李雷思,以至于李雷思被“放逐”去了南京,这也使得这位西西里贵族对他心存芥蒂,尚未离开北京,就转而支持自己的老搭档安文思。

李雷思看到了汤若望的真相,彻底从一个调和者变成了敌对者。同时,他也认为龙华明回归大明主持教务是一桩令人遗憾的事,而促成这桩事的人,在他看来,恰恰就是汤若望。

“我们皆因亚当而有罪。”

李雷思在回南堂的路上喃喃自语,手中飞速转动圣母念珠,用《玫瑰经》来压抑胸中的不悦。

可眼前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实在不是他们可以对抗的。

所以心中的烦闷,也只能是心中的烦闷而已。

四月中旬,《耶教管理办法》正式出台。

从是年五月初一开始,凡有僭称“天主”者,皆以十恶中的大不敬论罪。天主教在大明的官方名称有且只有一个:耶教。

至于是信奉耶和华还是耶稣,或是耶路撒冷、椰子汁……这倒不重要。

除了耶教这个名字不合传教士的心意,管理办法中严禁传教士在宗教场所之外进行宗教活动,也让他们觉得束手束脚。这条之下,还杜绝了在士大夫家中进行宗教行为的可能性,不让传教士有漏洞可钻。

对于龙华明而言,这个规定是打在脊背上的荆条,虽然痛,但还能忍受。然而明廷宣布所有信奉耶教的明籍人士必须在户口上备注,同时抄报教录司、刑部。耶教信徒每旬都要主动去本县丨警丨察局汇报宗教行动,以及是否有违法行为。

这就有些宗教歧视的意味了。

教录司是大明僧录司和道录司的合成体,隶属礼部。其职权范围包括管辖天下出家人,以及兴建各种宗教场所的审批。

在这点上,徐梁给出了数目限制,无论是道是佛或是耶教,各省、府、州县的总数就是那么多,具体名额只有内部协商了。

这种明显崇道的行为,自然让和尚们不悦,但他们在教录司中只有一席,被道士压住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从全民信仰来说,道教有更广泛的民众基础,起码家家户户都要供灶王爷,还要担心灶王爷上天庭告小状——这都是道教体系的世界观。

而且和尚们再不悦,也总比耶教强,他们在教录司连一席之地都没有。

龙华明作为一个外来者,很能理解这种不平等的待遇。而且在与明国皇帝商谈之后,龙华明对传教有了更大的信心。

皇帝明确支持他“弥补利玛窦的过失”,将耶教主神改为拉丁语音译,不再使用“上帝”这个容易引起误会的名词。

——中国人早在五千年前就拜上帝了,春秋时代就有了歌颂上帝的诗篇,那时候的欧洲还是一片蛮荒之地,而如今却有一帮欧洲人跑来教育中国人该如何侍奉上帝,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同样不能使用的称呼还有“造物”,因为这与华夏传统信仰抵触,耶教必须尊重本地信仰。

日期:2020-07-26 18:12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