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049节

热门小说推荐

之前与魏鹰一同入朝的文职官员并没有迁到江华岛,而是仍旧留在汉阳。

越来越多的大明生员跨海到了江华岛。然后奔赴汉阳,旋即分散前往朝鲜八道,宣讲儒学,为朝鲜的文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是用汉语。

精通汉语的两班贵族和中人子弟,则可以在汉阳参加大明的科举。

然后进入大明吏部铨选,前往大明为官。他们的官职一般在八、九品上下,任职地点则在首善之区的顺天府。其他人若是有朝鲜的功名,则只要通过汉语口语考试,一样可以获得去大明做官的资格。

此规定出台之后,朝鲜士子争相奔走,当年就有三十余人通过了汉语口语考试,获得了前往大明为官的资格。

“顺天府的举子尚且不能在顺天府为官吏,如此是否太优待朝鲜人了。”皇后与徐梁用早膳的时候看了报纸。

因为徐梁有意识的培养皇后的观政能力,所以这报纸是她必须每天都要读的。

这可不知道羡慕死后宫多少女人,但是皇后其实并不是很在意,她其实更向往安居后宫,教育孩子的日子。

只是自己的男人希望自己分担,自己猜不得不站起来分担而已。

她知道,徐梁的精力是有限的。而自己则势必会成为他坚强的簇拥。

她发现最近的问题主要是围绕在朝鲜官的任用上。有吏部官员匿名在《京师文报》上发表文章,揭露了“优先选派朝鲜籍官员”的吏部潜规则,引发了许多争论。

这也说明徐梁一直在鼓吹的民族国家的确有些成效。

大明人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大家都多多少少的看不起番邦小国。

“都是些小小文吏,顺天府的举人肯做么?”徐梁回道。

大明现在的人才选用制度已经走上了双轨制。

一方面有传统的科举,仍旧以四书五经为底本。生员出任教谕等教育官员,举人则可以为州县的佐官,到了进士才有可能授予州县正堂官。在此之前,当然少不了三个月的行政学院进修。让他们知道自己上任之后该干什么。

另一方面则是蒙学、乡学、大学三级新学毕业的学生,他们无须参加科举一样可以授予官职。在乡学层面与生员基本持平。

大学毕业生则根据学校等级和个人成绩与举人、进士相类。

一般来说,天资过人,能在二十上下考中进士的天才,参加科举能够更早出仕。

而资质一般,靠时间积累渐渐成事者,进新学体系更有保障。

因此还带来了两种轨道的交错。

那就是以举人、生员身份学习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报考乡学、大学。这样成功率更高。尤其现在的数学、物理体系都还很简陋,化学更处于萌芽阶段,所以补课的难度并不高于参加会试。

这种情况之下,举人当然不会甘心做个小小文吏。谁都希望自己的仕途起点能够高一些。

徐梁又道:“其实他们就是不愿意看到自家的菜被人碰而已,仍旧存了华夷内外的念头。”

“这也是人之常情。”皇后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

她其实更喜欢看到朝鲜人来当官,因为她不止一次听父亲崇祯皇帝提起过,这种外国人当官的情况只在大唐发生过,是国家强盛,哺育四夷的表征。

更何况不过是几个吏目,搁几年前根本不算官员,有什么好计较的。

徐梁却是在想,从目前收集的情报来看,朝鲜的汉化程度已经极高了,在大明有意识的文化输出之后,恐怕再过十年就连官话都能通行。那时候跟大明国土能有什么不一样?现在排斥朝鲜的人,实在是太过狭隘。

正想着,皇后突然抬头道:“陛下,你不会是存了收复汉四郡的念头吧。”

西汉时,刘邦的老乡燕王卢绾叛变,其部将卫满率兵进入朝鲜,灭了箕子朝鲜的第四十代国君,建立卫满朝鲜。卫氏朝鲜三代而亡,武帝元封三年,在卫氏朝鲜的故土上设立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辖地囊括了徐梁前世朝鲜全境,以及韩国北部土地。

汉四郡持续到西晋永嘉七年,被崛起的高句丽国吞并,至此结束了华夏对朝鲜的直接统治。

徐梁的手指跳动了一下,诚实道:“朕从未有过这个念头。”

“当真?”皇后放下报纸,一脸不信。

“当真。”徐梁认真道:“皇后若是不信可以查核最近大都督府和各部对朝鲜工作的会议纪要,我们的战略目的一直是吞并朝鲜半岛全土,从未考虑过恢复汉四郡的问题。”

皇后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

是把皇帝的这番答复当做笑话,一笑了之,还是……真去查一查?

作为皇帝的女人,皇帝曾经许诺过她,她有资格了解这个国家真正发生的事情。但她其实潜意识里根本不愿意查。

不管自己的男人是否在骗自己。

皇后就算是观政,其实在骨子里还是那个相夫教子的女人罢了。

“朝鲜那种贫瘠之地。拿来还要养民,有什么必要?”皇后随口道。

徐梁沉默了。

是不是该专门找人写一本《地缘政治学》。

每次都要面对这种低水平的问题,让他觉得很浪费时间。于是他只好长话短说:“朝鲜有银矿六十七,正好贴补家用。”

“你打算将大明的疆域拓展到什么地界?”皇后忽然问徐梁。

徐梁对于皇后的地理有些担心,还好那尊玻璃地球仪是自己随身携带的,正好拿过来当道具。

徐梁将手整个地拍在地球仪上。道:“这是大明。”他将手往上又移了一掌,大大张开:“蒙古。大漠,更北面的荒野,这些也要并进来。一直到北极也是大明的。”

皇后吸了口冷气。

“东到大洋,都是大明领土。”徐梁道:“南面到再也看不见陆地的地方。西面我希望能够打穿丝绸之路,沿着蒙古人的路线再走一遍。以一个百万人口的蛮族都能做成的事,我大明没有道理做不到啊。”

“你这是穷兵黩武!”皇后不由提高了音量,虽然她对于政治懂得不是特别多,但是多少也在崇祯哪里耳濡目染过一些,在加上这些日子徐梁的培养,她自然也有自己的见解:“陛下,照你这么做下去。百姓要如何才能得到休息!”

“百姓休息百姓的,打仗是军人的事。”徐梁道:“大明的重重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不足。就如那些担心朝鲜人抢饭碗的士子,因为官位就那么多,别人抢了自己就没了。同样。农民怕没有足够的土地,商人怕没有足够的客人,军人怕没有足够的军功……因为怕,所以要抢。他们在家里抢,国家也就乱了。

“所以,我让他们出去抢。军人抢下土地则有军功,农民也就可以跟着过去占地耕种,士子可以去当官,商人跟着去贩卖商货……如此一来,四民安定,大明自然也就安定了。”徐梁看着皇后近乎呆滞的面容,笑道:“皇后,看起来是穷兵黩武,实际上却是治国良药。”

“国虽大,好战必亡!”皇后咬牙吐出了一句话,突然觉得徐梁作为皇帝,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日期:2020-08-01 18:15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