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热门小说推荐

“江南的料贵,他真能赚到钱?”方文轩更疑惑了。

江南修路成本高于北方,除了人工本就偏高之外,用料也是重头戏。江南不出煤铁石材,这些都得从北方买了运来。浙江更是水网稠密,修路的同时还要兼顾修桥,更增加了一笔费用支出。

“他有办法的。”黄三神秘笑道。

“你我异姓兄弟,如何这般遮掩?快快说我知道。”方文轩催道。

“好吧,”黄三长吸一口气,“其实说破了也没甚么。他从台湾买煤,自己炼焦。油墨可以卖给书坊,沥青正好用来铺路。”

“碎石呢?”

“山石总还是有的,贵的是人工,所以他不打算用人力。”

“那是什么?水碾?”方文轩奇道。

浙江多水,但能用于水力工业的河流并不多。

“蒸汽机。”黄三神秘兮兮地揭露了答案。

方文轩见过蒸汽机,正是丝镇那边用来给蚕庄提水的大东西。

“那东西能碎石?”方文轩颇为惊讶。

黄三点了点头:“除了费煤,比人力强多了。我大明总共不到十台,能碎石的却只有他这一台。”

“有点问题……”方文轩觉得哪里不对,轻轻敲着自己的额头,突然想起来了,道:“陛下当初将蒸汽机送到浙江来,还说了不许外泄……你这族亲哪里搞来的?”

蒸汽机的原理很简单,重点在于工艺,其次在于创意。徐梁不确定工艺上的领先程度,所以在创意上就要保密。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有样机在外使用,总会被有心人看上的。

比如黄氏。

“是他自己做的。”黄三无所谓道:“咱们都见过那机器,无非就是一个大炉子烧水罢了,有什么稀奇?”

“你那族亲是技工学院的?”方文轩试探问道?

“当然不是。”黄三矢口否认。

方文轩这才放心。

——他是京都大学堂的。

黄三心中补了一句。

黄岐龙是在前两年考上京都大学堂,完成了大学学业之后,没有导师收他为徒,所以被分配去了炮厂。

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黄岐龙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同于那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他进大学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虽然他与黄三在族中是同辈。因为年纪大,性格沉稳,所以也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在教授门前撒娇卖萌求收留。

黄岐龙还曾是家中的“痴子”。

在黄家这个全身是基本上都是方家奴仆出身的家族之中,黄岐龙的父亲给方家当过账房,他也从小跟着账房先生学习算术。因此开启了对数学的兴趣——以至于对其他任何事都漠不关心。

这样的人在原历史时空中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充其量成为一个的小有名气的账房先生。然而在如今的大明,数学作为基础学科被皇帝所重视,京都大学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数学。这也是宗族的好处,人尽其用,让这么个“数痴”去京都大学读书,家族里又能多一条路子。

但是谁都没想到,黄岐龙在京都大学的两年之中,基本处于自学状态。如今的数学还处于整理归纳古代数学成果上,譬如割圆术、天元术、大衍求一术之类,对于黄岐龙而言早已经学得心应手了。至于徐光启等人翻译过来的泰西数学,就深度而言并不比秦九韶、刘徽、祖冲之等人研究得更深,只能算是开拓了眼界。

对于黄岐龙来说,他最钟爱的其实是图书馆,那浩如烟海的书籍。

这也是出身不算太好的他,认为最有可能改变他命运的地方。

其实,对于大名学术界,这个叫做黄岐龙的年轻人,是个陌生人。

因为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加入过被皇帝着重强调的蒸汽机计划。

要知道,所谓的蒸汽机计划,可是动用了大明数不尽的力量,大明几乎所有的高等学府都派出了精锐师生去参与。

但黄岐龙可能行事过于低调,或者说他过于声名不显,一直等到他被分配到火炮厂。

他在清点仓库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仓储在炮厂仓库中的蒸汽机运转模型。

这是大明帝国希望炮厂能够将蒸汽机用于生产火炮中送来的。

“此物过于笨重,而且并不精细,或许是皇帝喜爱之物罢了。”

这是炮厂上下对他唯一的看法。

而黄岐龙依然是那个被人忽视的年轻人,一直到了有朝廷官员来炮厂寻求技术支援。

不可否认,在战争的形态逐渐改变的今天,大明的火器独步天下,而炮厂里也聚集了大明数不尽的尖端工匠。

虽然他们对于科研可能并不热衷,但是他们的工艺水准,绝对这个世界最顶尖的存在。

而年纪轻轻的黄岐龙接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帮忙改进镗车。

镗车,又命镗床,他的主要作用是制造武器,其实在十五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以水力为驱动的炮筒镗床。

他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对预定的工件进行制孔的机床。

当大明的武器进入了一定的瓶颈之后,他们需要让镗车制作出来的武器,比之前的圆度更加精确。

而黄岐龙则展现出了他无与伦比的魅力。

因为在大明朝这片土地上,自从祖冲之用割圆术,将圆周率推进到小数点好几位之后,圆周率的数学用途,在国人看来,就已经超过了现实的意义。

但是大明是个务实的国家。

当没有工匠在生产中,需要如此精确的时候,就没有人去在乎他。

可黄岐龙似乎却意识到,其中蕴含的无穷力量,他要将割圆术算到极致。

他不断的刷新圆的精确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是大明的工匠和学术型官员都不看好的事情,而黄岐龙愣是盯着巨大的压力,去做了。

但成品出来之后,大家都被深深的震撼住了。

因为经过他改造的蒸汽机气缸,很轻易就达到了大明最高水准。

这个被很多人认为是疯子的年轻人,迅速被吸纳进入了蒸汽机计划。

并且务实的大明官员,毫不自私的将他推荐给了天子。

如今的大明上下,都憋着一股劲,那就是让大明重铸辉煌,所以他们希望让黄岐龙进入皇明京师大学堂任教。

将他发明的微分学术传递下去。

在大明的传统士大夫看来,他们只是觉得这个所谓的微分在解答问题的时候非常有趣,也觉得黄岐龙非常厉害,但是并不知道这微分之中蕴含的无穷力量。

而当年在微分的魔力下颤抖了两年的徐梁却知道,微积分和解析结合,会给文明提供多大的动力。

基础科学就是机械动力中的石油,他太重要了。

要知道,在西方的牛顿和笛卡尔他们建立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之前,东方和西方的数学水平几乎是差不多的。

可当这些大神研究出这些东西来之后,大明只能原地踏步不动,而西方却跑步进入了动态领域。

并开始用数学积极改造世界,影响世界。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何后世,大家都觉得数学无用,但是国家依然积极主动推进数学的原因。

日期:2022-03-07 07:10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