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热门小说推荐

可惜却是邪派!

熊人霖勉强还能接受自然地理的说法,也有些后悔当时卡住了李寄的博士头衔。然而看了李寄如今大肆提倡的人文地理,熊教授彻底怒了,你这歪门邪道,算什么地理?

人文和地理分不开,为什么不能算地理呢?莫非地理不是为人服务的?身为弟子的李寄就是别不过这根筋。

李寄想过自己停薪留职去一趟云贵之地,但他家只是寻常的小康之家,并不足以承担这么大一笔路费盘缠。

他也考虑过寻找商家资助,不过商家一听是考察民情,兴趣大大减弱,除非李寄还能顺带将西南的山水地图带回来了。

“其实你就说自己是考察西南地形地理,修订舆图,到了那边不还是自己说了算?”有人给他出主意。

这未必不是个变通的法子,但读书人养的是一腔浩然正气,岂能在这等事上欺上瞒下,表里不一!

“介立,找得你好苦!”

李寄抬头望去,原来是自己的同窗好友钱继章。他上前打了躬:“兄有何见教?”

“是有桩喜事要与兄台说。”钱继章一边回礼,一边从大袖中取出一张字纸,递给李寄。

李寄接过字纸,展开一读,原来却是大明地理文刊招选外派访员的通报。

“介立,如何?是一桩喜事否?”钱继章笑道。

李寄已经看到了最后,这招募文书上写得分明,外派访员是要去漠北、西域、南洋诸地考察地形,探访民情,正是李寄所提出的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大地理学”。

然而京师大学讲师职位可谓清贵,教书育人也是古贤人所为。一般而言,地理系毕业的学生,若是未能拜得教授进研究生学业,大多去了兵部职方司供职。少数地图上有造诣的学生,也有被挖去别的学堂做讲师的。

极少数人会去商号供职,虽然收入待遇远超兵部和学堂。

大明地理文刊,虽然打着“皇明”的抬头,说到底也只是商号罢了

无非就是比寻常的商旅强一些罢了。

贩卖文字,就不是商人了么?

贩卖文字的商人,比普通商人更无耻,更伤风败俗。

李寄打心眼里瞧不起。

不过这帮伤风败俗之人,却可以帮自己实现理想,李寄打心底觉得苦恼。

李寄拿着大明地理文刊的招募文书,一时无法决定自己的去留。

到报社去当个访员似乎有些人往低处走,但这的确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起码经费有人可以报账。读书人,有的时候为了理想也得堕落。

不堕落,理想就实现不了。现实就是那么残酷。

“你一个京师大学堂的讲师,去做个访员太委屈了,愚兄的意思是,你要么去大明地理文刊找他们高层谈谈,寻求一番帮助。毕竟你的地位在这里,他们也不会不接见你。”钱继章一席话,立刻惊醒了梦中之人。

既然大明地理文刊需要访员做这些事情,那么资助一个京师大学的讲师岂不是更好一些?

“多谢贤兄指点,小弟这就去申请大学的介绍信,去会会他们。”李寄朝着钱继章行了一礼,然后快速朝着校方的行政司跑去。

对于新晋的文刊,大明地理文刊而言,如果能够让京师大学堂的知名讲师都参与进来,撰写所见所闻,无疑能够提高文刊的可读性和权威性。

要知道,不知道多少人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去京师大学堂读一次书呢。

眼下这不就是机会么?

不过对于这名讲师,大明地理文刊是犹豫的。

要知道,大明地理文刊,说到底是圣人的喉舌之一。

眼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当今不能在南边儿开战的论证,为圣人摇旗呐喊。

要知道,圣人很多时候是要考虑民意的。

如果这家伙文人脾气上来了,跑了一趟,结果得到的意见与圣人不一致怎么办?

他的影响力那么大,岂不是会起到反方向的效果。

按照大明新修中关于着作权的规定,访员因职务而接受报社委派所创作的文字,其所有权归属于报社。

报社有权力在其认为合适的时间、版面刊登一次或数次,有权利转卖其他报社,或者禁止其他报社刊登。

自由撰稿人则不受此限制。

而且资助行为在大明民法体系中被视作无因行为,即不考虑任何原因、动机。万一拿了报社自助的自由撰稿人写出了与报社立场不符的文章,报社甚至无法阻止他投递给竞争对手。

这就是沈犹龙需要访员而不需要自由撰稿人的原因。

然而李寄的履历实在太好看了,而且他开创的地理志新修方式在大明官场中引起了极大反应,给广大地方官员开拓了思路。虽然李寄自己并没意识到这点,但沈犹龙作为体制内的官员,对此却是十分了然。

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沈犹龙决定亲自找李寄谈谈。

李寄如约前往大明地理文刊的总部,一座三进的大宅院。面带微笑的侍女——如今也叫雇佣工人,领着李寄进了沈犹龙的办公室。因为的官方属性,沈犹龙并没有卸去官身,仍旧是大明朝廷的正六品文官,本官是翰林院侍读,差官是总裁官。

看到身着文官常服的沈犹龙,李寄心中的犹豫消去许多。

沈犹龙微笑着与李寄同辈相称,十分礼遇。一番寒暄之后,沈犹龙终于开口问道:“先生可知道大明地理文刊本职是为朝廷正视听,分黑白?”

“略有耳闻。”李寄点头称道。

“若是阁下写的某些文章我们购而不刊,阁下是否能够体谅?”沈犹龙问道。

李寄当即一股热血涌上头,心中第一个反应就是此人在辱他是非不分,黑白不明。若是换了旁人,李寄或许会拂袖而去。只是因为沈犹龙的一身官袍,让他不得不将上涌的热血强压下去。

“李某自信还是能够分辨是非黑白的。”李寄强压怒火。回了一句。

“真的么?”沈犹龙笑道:“是非黑白有两种,一种是是非黑白,还有一种是为了大明好的是非黑白。先生真能分辨么?”

李寄一愣。作为一个学者,一个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揣摩人心的单纯学者。沈犹龙的这句话对他而言十分难以理解。是非黑白还分了两种?什么叫为了大明好的是非黑白?

只要为了大明好,难道黑的也能说成白的?白的也能抹成黑的?

他当然想不明白,若是能够想明白。现在沈犹龙就要称呼他为“李博士”了。

这也是徐梁更看好沈犹龙的缘故。陈子龙就没有这样的道德灵活性,而沈犹龙却是一个充满了政治热情的人,并不会在“真相”上耗散精力。

——如果真相堪用,那就报导真相。如果不堪用,那就让它堪用,然后报导。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