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热门小说推荐

整个都察院都认为,光天化日之下当众杀害无辜平民这实在是太恶劣了。

“推事院什么理由不立案?”苏方一边翻开卷宗,一边问着。

助理御史早就准备了功课,答道:“顺天府推事院称没有管辖权。”

苏方皱了皱眉头。

大明的刑案管辖权十分广,只要与案情搭上一点边就有资格管。顺天府以此作为不立案的缘由,肯定是因为此人身份特殊。

“皇亲国戚么?”苏方不悦道。

皇室近亲涉案是有豁免权的,这是从太祖时代定下的规矩,直到正式确定了豁免范围,以及只能由皇帝亲自裁判。

“那倒不是,”助理道,“这个王鲁豫还在军籍。所以顺天府推事院认为只有五军大理寺有资格审理。”

“胆小怕事的东西。”苏方越发不悦了。

各个部署都在争权,拼命想“篡权”,偏偏大理寺那边出了事还往外推!

看到苏方不屑的面孔,小助理倒是颇能理解推事院的决定。

王鲁豫杀王二麻一案已经不是简单的刑事案件了。

自从天子还都以来,京师丨警丨察局、巡检司,就对京师治安整治下了极大的功夫。加上各个似白还黑的“民间组织”存在。京师街面上就连扒手都不见了,真可谓是路不拾遗。

这种环境下,发生一起谋杀案,如何不震惊天下?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虽然丨警丨察查的时候就发现了王鲁豫的籍贯问题,但五军都察院却是死活不肯受理,因为王鲁豫已经办好了退役手续,不算是军方的人了。之所以保留军籍,那是当初为了方便退役士兵回乡才制定的政策。等他们在家乡安顿之后就要转入民籍。

五军都察院不管,倒不是因为王鲁豫的犯罪行为给军队抹了黑。相反,这还是军方内部的“护短”。因为按照军法,杀害无辜百姓人等必然是杀无赦的。然而在地方上,即便是杀人罪,也往往会酌情判处流放边夷。如果让地方上接手这个案子,多半能够保住王鲁豫的性命,也不枉同袍一场。

只是审判官系统被都察院整得早已风声鹤唳。一碰到“蠹”字铁定去万里之外安家,而那个“庸”字落在头上。这辈子的升迁也就无望了。

王鲁豫一案,谩骂者有之,讽刺者有之,同情者有之,赞赏者亦有之,怎么判都不可能落下好处。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个“素养低下”、“平庸无能”之类的帽子。

这便是顺天府推事院死活不肯接这个案子原因。

“大人,”助理在一旁小声说道:“恐怕风评只是一桩。另有一桩事,公不得不小心啊!”

“什么?”苏方抬了一眼。

“内阁其实是反对携铳退役的。”助理道。

苏方仿若石像,一时没有任何反应。

关于携铳退役的事往往和诸学之中普及火铳操演联系在一起。同时成为了文官的试金石。

在吏部就有个段子,说是选官时不用问别的,只问是否支持携枪推移,诸学普及火铳操练。

若是参与铨选的官员坚决赞成,这是皇帝的忠臣,可以委以一县,或是边夷一府。

若是反对,那就是大明的忠臣,还要看他为何反对。回答影响社会治安,不利于官府治理的,可见其人是以劳心者自居,可试以部院,留为京官,但终身亦不过五品、四品的格局。

若想执掌部务,直达三品显贵,则必须看出:这其实文武之争。

寄情于物,人之常理。只要这杆火铳放在家里,此人这辈子无论居于何等岗位,处于何等阶层,都不会忘记自己当过兵,始终会有武人的烙印。若是没有这杆火铳,时间则会慢慢刷洗这份记忆。

苏方已经做到了正四品,过两年升三品显贵也是当仁不让,他已经能够摸到了这层。

换作阁老们来看,却能看得更深。

这杆黝黑的火铳,其实还是君权与政权之争的关键。

虽然满天下的人都深信:君权即为政权。实际上大明从成祖设立内阁之后,君权和政权就已经分离了。从仁宣之治到严嵩乱政,都是政权不断从皇帝转移到内阁的过程,直到徐阶挂出条幅:“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诸公论”,竟然没人觉得不妥。

在阁老看来,皇帝只需“威福”,而政务却是诸司的,至于人事权和司法裁判权,更要“还诸公论”。

崇祯是万历皇帝之后唯一一个有意识夺回政权的皇帝,但他能够想到的手段只是“换人”。国变之前十七年,凡五十相,破了大明的记录,敲碎了武将对文官重臣的依附关系,同时也失去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权。

徐梁国变的特殊时期,将军权、政权统摄一身。即便迫不得己放些治政之权给文官,但军权却是始终紧握不放。武官们有了皇帝的金大腿可抱,谁还去依附文官?

携铳退役则是一个将举国青壮之人打上武人烙印的手段,让他们始终牢记自己的武人身份,哪怕日后进学,成了博士。始终不会忘记军旅生涯,不会忘记在军中受到的绝对忠于皇帝的教育。

回到王鲁豫的案子上。

如果认为王鲁豫应当杀人偿命,则很容易落入一个逻辑陷阱:当初若是不许携铳退役,哪里会有这等惨案?

这也是内阁诸公有意无意希望听到的声音。

苏方这个时候,终于知道手里的诉状是多么地沉重了。

“胡闹,既然是军籍,一开始就该移送五军都察院啊!”苏方在桌上一拍:“丨警丨察局那些法盲不懂规矩,御史也不懂么?”

助理抿嘴偷笑,暗道:所谓铁手。也不能免俗啊!

苏方吸了口气,道:“但是,既然已经拿到了手上,再这么送出去,人家必说咱们怕事。”

助理一愣,不知道这位副都御使什么意思。

“先就管辖权问题报请圣裁,看圣意如何。”苏方道。

助理顿时肃然起敬:这手高明!直接交给圣上,无论圣上怎么说。反正都察院是没有责任了。

徐梁在第一次听说王鲁豫的案子时,就已经想到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影响。

如果自己直接介入。无疑会破坏既定的司法程序。作为一个法学专业出身的皇帝当然问题不大,但后世却要为此走更多的弯路。

直到都察院将管辖权问题提交上来,算是给徐梁了一个接手的机会。

“虽然王鲁豫的户籍仍在军中,但军人身份应该按照登记为原则,即登记入伍直到注销军职军衔之前为军人。王鲁豫在退役返乡途中犯罪,应当算是凡人犯罪。由顺天府推事院审理。”

徐梁在朱批上进行了说明,并且将此例列为司法解释,发往全国,一样拥有法律效力。然而这件事并非简单结束了,其社会影响力太大。皇帝必须进行权衡,到底是铁了心护王鲁豫这个短,还是坚持公正和正义。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