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阳沿着岩画的延展向前摸索,一点一点了解那画中的内容。
他看着上面的那些内容,心里面也在不住地加速思考。
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刚刚看到的、经历过的会在转眼间变成岩画,袁先生那样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悄然入画,不复存在。
这一切就算要出现,那好歹也要有一个过程不是吗?可是现在这个情况未免有些太过诡异了,让他不明白。
“这是幻术吗?袁先生是受害者还是始作俑者?他为什么倏忽在我眼前,又倏忽进入水晶窗最终变为画中人?这岂不正是《聊斋志异》中《画壁》一篇的内容?”
秦阳停下脚步来,细细思索,忽然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在高速旋转,各种谜题将自己困在中央,越思索就越混沌,没有任何头绪。
他就这么一直思考,在梳理着脑中所掌握到的那些信息。
《画壁》一文的最后,有这样一段作者假借“异史氏”而发出的感慨——幻由人作,此言类有道者。人有淫心,是生亵境;
人有亵心,是生怖境。菩萨点化愚蒙,千幻并作,皆人心所自动耳。老婆心切,惜不闻其言下大悟,披发入山也。
?幻由人作,幻由心生。如果画太真,人太痴,则人就可以瞬间入画,成为画的一部分。
??文中的朱孝廉是如此,那么袁先生是否也是一样?
他是否也是这样的处境,这样的境界呢?
秦阳回忆袁先生此前说过的话,渐渐醒悟,袁先生早有所梦,才一路执着挺进,最后到达壁上。
画壁,就是袁先生最后的追求。如今,他已经得其所哉、了无遗憾了。
毕竟他的那些梦境里面的剧情真实发生了,而且他也确实改变了历史。
?想到此处,秦阳不禁苦笑:“袁先生啊袁先生,你的人生圆满了,可我们的人生还要艰难继续下去呢!”
他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原本是两个人他放弃了继续摸索石壁,而是蹒跚向前,准备走出这巨大的石洞。除了岩画,这里空洞无物,是袁先生的最终归属之地,而不是他秦阳的。
蓦地,袁先生的声音响起来:“秦阳,听我一句忠告,千万不要拘泥于人生的条条框框,而是要敢于跳出固定的圈子,做更多突破性的的工作,才能获得巨大胜果。”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以后,?秦阳一怔,随即仰面大叫:“袁先生,是你吗?你在哪里?”
按照正常人的理解,袁先生既然发声,就应该在这个山洞中,不会离得太远。
“呵呵,我已经厌倦了外面的生活,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袁先生的声音回答道。
“不要问我在哪里,那些时间和空间上的数据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秦阳分不清声音来自何处,只好原地转圈四面张望,希望可以找到声音的来源。
直觉上,袁先生就在墙里面,但秦阳知道人是不可能嵌入石壁的,一定是袁先生的身体发生了某种变化,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恭喜。”秦阳弄清了情况,也是发自内心由衷地祝贺。
?“没有什么好恭喜的,只不过是由起点到了终点,再由终点回来而已。返璞归真,直面真我,是一个人的良心本质。到了这里,我才意识到,任何尘世间的行走,都是一种最直接的修炼。修炼到了一定程度,人的心智就会被重启,找到人生的方向。秦阳,我希望你也有这一天,找到自我,为心而活。”袁先生说。
秦阳仍然不肯放弃,最后提了个要求:“袁先生,既然你已经回归自然,能不能此刻给我一个讯号,让我能看到你?再看你最后一眼?”
这也是他现在最后的要求了,希望可以看看这样状态下的袁先生。
?袁先生长叹一声,停了几分钟,低低地说:“可以。”
紧接着,就在秦阳的侧方石壁上,瞬间出现了一个两米见方的正方形洞口,袁先生就站在洞口的位置,向秦阳挥了挥手。
他的模样跟以前相同,但身体所表现出的气度、内涵却完全不同,仿佛已经成了一个全新的人,仙风道骨,飘然欲飞。
外表相同,可是这个袁先生却更加超然。
“再见了,再见了……”秦阳也摇晃手臂,大声呼喊。
?洞口中有光,从袁先生背后射过来,使得袁先生的五官相貌隐藏在暗影里,相当模糊,看不清楚。
所以,当袁先生后退、那洞口关闭的话,光芒就瞬间消失,再也找不到一点线索。
秦阳向前冲,逼近那个洞口。
他与袁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但袁先生向后一退,那洞口就消失了。
秦阳到达石壁前仔细检查,却看不到任何人工启动的机关,石壁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他低声苦笑:“难道遇到了一群穴居人?”
20万年前,一种被称为“穴居人”的直立人拥有了与现代人几乎相同的大脑,成为冰河时期的王者。
他们互相协作,共同生活,完美地适应着这个严酷的世界。他们曾经和现代人类的祖先一起生活在地球上,进行着早期人类艰难的跋涉。
最终,人类的祖先原始人留了下来,而穴居人却因为某种奇特的原因消失了。
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穴居人是一个极为独特的物种,以至于有科学家大胆猜测,他们是某个时代生存于地球上的高文明人类,科技发展远超现代人,对地球构造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有部分秘密资料显示,到了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少量的穴居人,这样的人以岩石为家,掩蔽行踪,是真正的世外人种,并不愿意跟普通人交流。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遗传学家斯万特?巴博对穴居人骨骼化石进行DNA分析后指出,穴居人的分布范围比研究人员想象的更加广泛,欧洲穴居人曾到达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甚至可能进入了中国境内。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认为穴居人在公元前20万到3万年前广泛遍布于地中海地区,目前考古学家才发现穴居人向东部方向最远迁徙至现今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任何一个物种的迁徙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所以,穴居人的迁徙和消失,只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个必要手段。
秦阳相信,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山洞里藏着的,正是穴居人的一支。也许袁先生也是该穴居人宗族后代里的一员,回到这里,正是寻根、返祖的表现。
?研究人员此前在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脉地区发现了一些远古人类的骨骼碎片,与欧洲所发现的穴居人骨骼化石进行对比,证实这些西伯利亚发现的骨骼碎片属于穴居人。
日期:2020-02-12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