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力量的平衡,很久以前的中国的古代科学家就发明了平衡,并且对等还有协调互补,这些道理都非常的有用,看样子那个时候的人类的智慧已经到达了非常高的水平,就算和现在的年轻人比起来也不会用。
“每一条铁桥延伸出去都是一个地球轴心的出口,但是我们没有办法预测会通到什么位置,因为人类的见识已经被封制住了,根本不了解这里所发生的一切的事情,很多时间上和空间上面的例子是我们没有办法理解的,只能够茫然的看着……”
秦阳非常的明智,他不再以任何一致的知识去判断这里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眼前所看到的任何的一切,他已经不再用常理来推断和解释,只是看见罢了,不再去胡思乱想。
“无论那你究竟是什么?现在我和你在一起这就已经够了,并且我已经感到非常开心了!”玛丽莎脸上露出了笑容,依然是紧紧的抓着秦阳的手。
秦阳的心再次经历了无风起浪的状态,但是在这样的复杂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办法给玛丽莎太多的东西,也更加不能够保证什么东西。
这样旋转的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停止下来,那水潭又重新恢复了原本的样子。
“这样周而复始的旋转……跟地球的自转真的很像……”
“人类以为这里的转速是匀速的,不会停止日夜交替,所以才创造了十二时辰和24小时的制度……”
“只是直接旋转,明明是间歇性的,人类现在还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完全被蒙在鼓里……”
秦阳看了看周围,眉头一直紧紧的皱着,也不停苦苦的思索。
??“不。”玛丽莎摇摇头。
“什么?”林轩好奇地问。
?玛丽莎向所有铁桥交集的中央指着,低声解释:“据我们得到的情报,美国51地区的宇宙科学家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但从未向外界宣布过,因为那将引起地球人的大面积恐慌,无法正常生活。地球自转的确是间歇性的,以前只是猜测,但我们破译了51地区的秘密资料,确认了这一点。”
?“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林轩忍不住地发出了感叹。
众所周知,地球的匀速自转约等于科学家一直探索的“永动机结构”。
永动机是一类所谓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如果存在一种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就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两类永动机是违反当前客观科学规律的概念,还未能够被制造出来。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时,绝对不可能100%转变成这种形式,比如物质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能。
科学家的最终结论是:地球上永远不可能出现永动机。
所以,1775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而且现在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类申请。
?地球自转是一个近似的永动机运动形式,科学家却故意回避这一点,而保持着“永动机不存在”这样一种共识。
目前看来以前前的很多科学规律正在被打破,地球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速度越来越快,51地区毫无疑问地走在了这种探索行动的最前端。不过可惜的是,51地区的研究成果一直只向美国总统、五角大楼直接汇报,任何美国本土的权力机构都不能干涉,就连联合国的特别调查组都屡次被拒之门外。
林轩知道,玛丽莎所属的组织一直都在想尽办法探测美国尖端科技情报。
天下至道,全都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永远不可能一家独大。所以,美国人想一手遮天并不容易。
“间歇性自转代表什么?代表了地球是靠某种神奇的动力来驱动,而不是以一种超乎人类想象的方式凭空自转。既然有间歇,就会有停转之日……”林轩的思路迅速铺展开。
玛丽莎钦佩地点头:“没错,你说得非常对。”
?“不但会停转,而且有可能倒转,这才是最要命的。”林轩一念及此,额头立刻渗出了冷汗。
理论上说,地球倒转就会引起时光倒流,地表的人类就会被卷入一场时空逆转的浩劫之中。
很多科幻作品中,时光倒流引发的地球动乱无法收拾,几乎要摧毁人类几千年来创建的生态系统和道德标准。
几千年来,人类依靠“时光不能倒流”的体系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蚂蚁、工蜂一样勤恳奋斗,最终才形成了目前的世界格局。
?难以想象,地球倒转后,人类该受什么样的痛苦煎熬?
?“一切皆有可能。”玛丽莎说。
?林轩回味这六个字,后背顿时浮起一阵寒意。永动机也有可能?甚至是‘逆永动机’也有可能?这就像……就像是人类目前发明的无线充电、隔空充电一样。一切皆由可能,一切遥不可及远在天边,一切又触手可及近在眼前?”
“林轩从玛丽莎眼中看到了“完全正确”的答案。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这一点在数年之前都是普通用户无法想象的,但一夕之间,却在全世界大行其道,被手机厂商等大公司推广开来。
?“一切皆由可能”这句话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肯定,也给很多极客科学家打足了鸡血,使他们成为尖端探索的先行者。
“你们还知道什么?”林轩苦笑,看着玛丽莎的脸。
玛丽莎沉思了几秒钟,表情严肃地回答:“51地区探索到什么,我们就知道什么,因为我们为51地区至少布置了十五条潜伏线,其中三条,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最核心区域。简单说,我们获得情报的时间仅仅比美国总统、五角大楼总长慢十秒钟,而且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呈报总统,做出最恰当的连锁反应。”
林轩点头:“好极了,真的好极了。”
?陷入这里,他们已经远离了间谍刺探、国家倾轧的大国角力行动,但玛丽莎从前的工作的确非常重要。
?可想而知,安娜作为玛丽莎的上司,她知道的更多,工作内容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