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高原红自已也是这么认为的。
“那好吧。”
除开箱子里的,高原红把豹子自己带来的八万拿了回去,另外又掏了几扎扔给了他。
提着一箱子钱回家,酒早醒了。
父母都还在看电视,一见高原红提着个密码箱回家,还以为他出差归来呢,“怎么不声不响的回来,还这么晚”
“下班在乡上吃饭,然后才想起回家一趟。”
他没说打牌的事。
高母看了一眼他提的箱子,“你这又是一手拿包,一手提箱子的,像从乡里回家的样子么”
高原红也不解释,把箱子递了母亲,“妈这个给你了,不过里面的东西你留下,箱子我明天要带到乡上去,这箱子可是别人的。”
“啥东西”
高母接了过去,打开一看,一箱子的钞票,不由惊啊了一声,“哪来的,这么多”
“赌资……”高原红赶紧收口,差点说漏嘴了,“收的帐。”
“你收的帐,那给我干嘛。”
“妈,儿子现在不是有钱了吗,让你收着就收着吧。”
“这么多,我不敢收,你可别犯什么错误啊,你还是自己留着娶媳妇吧。”
“真是的……”高原红摇头,知道母亲过惯了节俭的日子,还真是看到钱多了有点害怕,本想说说自己提拨一事,想想还是算了,免得老人家又怀疑自己搞了什么不正当的手段,少不得又要唠叨半天,他把钱提进母亲的卧室,取出来全放到了柜子上,把空箱子扔进了自己的卧室,出来道:“老爸,老妈,钱在你们房里,别忘了收拾一下啊。”
高父亲正看电视上的“济公”起瘾呢,根本没注意母子二人的对话,这时听高原红叫他,才啊了一声,“啥钱”他的眼睛甚至都没离开电视上的画面,“你这一个月也没回来几回,难道又交什么生活费了”
高母过去抬手敲了高父一个暴粟,“你儿子拿了一箱子钱回来,你也不问问,要是来路不明,那就……”
“一箱子钱”
高父这才惊叫了一声,走过来盘问高原红,“哪来的”
“哎,你现在跟老妈一样啰嗦。”高原红埋怨了一句,“爸,你就放心吧,这钱来得正,不信你可以打电话问姐姐跟姐夫,是不是好了,我不受你们的审查了,我睡了哈。”
他说完,进卧室把门给反锁了,然后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高原红包了一个出租车去乡上上班了。
他现在是乡长助理,党政办的办一松早就带领办公室的同志给高原红收拾了一间新的办公室出来,亲自把高原红领进了新办公室,“高村长,这间就是你现在的办公室。因为昨天新买桌椅,新配了电脑,所以今天才给交给你……”
高原红点点头,在知道这些恐怕都是吴春红安排的。
凭罗一松肯定没这么积极,如果是杜见生,更不会这么重视了。
这一层楼原来只有吴春红和杜见生,现在又加上高原红,算是全乡最高级别的几位领导办公层了。
新办公室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前都是热闹的下面一层楼,这上面只有几个领导,来窜门的人也有不少顾忌,就连况小华溜进自己的办公室,也不像以前那么随便了,一是来的次数少了许多,二是进了屋,也不像以前那么随便了,看向自己的眼神之中,多了许多的敬畏。
这也难怪,毕竟自己在乡上,那是乡长助理!
坐在办公室里有点郁闷,高原红走下楼想溜达一圈。
可刚要下楼梯之际,一个七十来岁的老爷子拄着拐,就气喘嘘嘘的上楼来了。
高原红上前搀扶住老爷子,问道:“老人家,你有啥事”
老爷子站在楼梯上,喘了几口粗气,“我……我吴书记,她是这一楼上班吧”
“吴书记这会儿不在,要不你上我办公室坐一会儿,等等再说”
“她要回办公室么”
“会的。”
“那就不用了。”老大爷一听吴书记要回办公室,一屁股就坐在了楼梯上,“我就坐楼梯上等吧。”
“大爷,您坐这儿不好吧,还是去我办公室等吴书记吧”
可不管高原红怎么劝,这位老大爷都不愿意去高原红的办公室,而是一直在看自己的裤子与靴袜,上面都有着不少小洞,原来是觉得自己穿戴不便去领导办公室。
对这样的老人,高原红是格外的尊敬。
人家不愿意进办公室,那就不进好了,高助理在楼梯上陪着总行吧。
给老大爷敬了一支烟,聊了几句,吴春红倒是及时回来了。
吴春红一见刘大爷,愣了一下,道:“刘大爷,你怎么来了是不是你家那几个儿子又造反了”
刘大爷一见吴春红,老泪就开始纵横了,哭着道:“吴书记,你可得给我这老头儿做主啊!他们……他们没孝心,不给我饭吃……还不让我住家里,直把我往外撵啊!”
“你那几个不孝之子老毛病又犯了”吴春红安慰刘大爷道:“刘大爷,你别急,我和你一起去你家看看!”她转头看了一下高原红,“高村长,你跟我也一起去村里看看吧!”
她说完带着刘大爷与高原红,去党政办又把罗一松叫上,让驾驶员开车带大家一同前往刘大爷家而去。
在路上,吴春红将事情大概告诉了高原红。这个刘大爷跟吴春红并无亲戚关系,但因为刘大爷几个儿子不孝顺一事,刘大爷前时找过一回吴春红,本来她亲自前去作了思想工作,可没想到刚刚两个月,老问题又出现了。
刘大爷年轻的时候以做“木匠”活为生,家里还各有几亩地,和老伴好不容易将自家三个儿子拉扯大,还给他们聚了媳妇。前几年老两口一直单过,可年纪大了,老太太最后一病不起,去年去逝了,只剩下刘大爷孤伶伶的一个人了。
痛失老伴,加上生活上无人照料,刘大爷也大病了一场,眼看自己身体不行了,他便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了,准备上儿子们家里养老。
刚开始时,三个儿子是争抢要赡养刘大爷,还闹过一场不小的“抢人”风波。可是,刘大爷一直比较喜欢大儿子,最后他主动要求去大儿子家里养老。
这大儿子身在农村,一开始两口子对刘大爷照顾得很好,完全是无微不至,这让刘大爷打心眼里高兴,以为老有所养,能在大儿子家享福了,于是将最后七万块钱的家底,一个银行存折交给了大儿子。
那曾想,这存折交出去十来天的功夫,大儿子两口子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待刘大爷了。
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饭菜质量急剧下降,一个星期看不到一回肉。刘大爷以为儿子两口子农活忙,没时间改善生活,反正自己年岁大,也不挑什么吃喝,没往心里去。可后来,大儿子两口子开始冷言冷语相加,甚至指桑骂槐了,说刘大爷吃白饭,白吃饭,养着无用。最后,两口子竟然不时对刘大爷下手打人了。
这是农村典型的大不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