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95节

热门小说推荐

被苏军三面猛攻而困守在叶利尼亚城及其周边郊区的德军部队不光物资有限、补给短缺,其手中所掌握的兵力数量与地面火力密度也完全和对手苏军不在同一个级别之上。

所以尽管防守着叶利尼亚城的德军部队乃是深受古德里安器重和信任的三支王牌之师,但面对如此海量的苏军来袭兵力,眼下就连同样率部陷入苦战当中的帝国师师长豪塞尔心里都是七上八下感觉凉了半截。

部队机械化程度远不如同时期美军的德军尽管头顶着闪电战之名,但其现有体制下的绝大多数基层部队都在依靠徒步行进甚至是骡马运输。

要想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赶在苏军把叶利尼亚城彻底碾平之前及时支援前线对德军来说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当整体局势已经恶化到了最危在旦夕的紧要关头之时,从对欧闪电战爆发至今就一直战无不胜的德国空军显然就成了叶利尼亚城驻守德军部队的最后希望。

在机场上率队出发开赴战场之时的德军机群空中指挥官,可没有料想到今天这趟任务会遭遇到苏军航空兵强有力的埋伏拦截。

按理说面对如此海量甚至超过己方战斗机数量一倍有余的苏军制空战斗机,率队出征的德军机群指挥官完全可以下令撤退暂避苏军机群锋芒。

毕竟德国空军此时手中所使用的BF109E3型战斗机,对比起苏军航空兵手中的米格3和拉格3战斗机来说即便是性能占优也是好的有限,绝对没有到存在质量代差而可以产生碾压吊打效果的地步,更何况驾驭着这些战斗机的苏军飞行员还是隶属于莫斯科方向刚刚调拨过来的精英航空兵团。

但在低空俯冲之余有意扫了一眼地面战场景象后的德军空中指挥官却不由心头一紧,这些攻破了大德意志步兵团第一道防御阵地的苏军重型坦克简直是洪水猛兽般势不可挡,而紧跟其后的苏军步兵则犹如溃坝洪水一般冲着德军阵地被撕开的缺口正疯狂涌入,其人数之多几乎足以重现一战时期的人海战术集群冲锋浪潮。

在如此这般的情况下要是在长空之上负责争夺制空权的德军战斗机部队战败亦或是撤退,那么此刻尚在远处盘旋等待时机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机群也定是只剩下了掉头回家这一条路可走。

到了那时,乘胜追击的苏军航空兵部队就算是没有携带对地攻击挂载而只具备空战能力,几十架苏军战斗机只需对着大德意志步兵团阵地来上几通俯冲扫射,同时受到苏军空地一体化协同攻势猛冲的大德意志步兵团即便是毛奇再世也没办法指挥守住。

意识到战局已经发展恶化到了如此程度的德军空中指挥官索性心头一横,那些德意志祖国在一战战败之后所遭受的各种屈辱场景正犹如幻灯片般一瞬间浮现在其眼前,元首站在演讲台前振臂高呼“德意志绝不会再次未战先降”的放声呐喊仿佛再度回响在其耳边。

“莉莉丝,我的爱人,请保佑我吧.......”

功率强劲的戴姆勒奔驰DB601燃油直喷发动机咆哮出强劲到极致的发动机推力,机翼上已经是弹痕累累的BF109E3型战斗机震颤着仪表盘上那张微笑中的黑白照片,满身疮痍的战鹰当即便在这位德国空军少校的操纵下再度朝着天空径直爬升、澎湃而起。

古老的中国人明白战争的真谛,“逢敌必亮剑,战死者虽败犹荣”便是对战争强者的真正诠释。

当那架机身上喷吐着黑色玫瑰花和21个击落标识的BF109E3型战斗机,在苏军一架米格3和两架拉格3战斗机的咬尾围攻下被打断了机翼后当即陷入失速滚转,拖曳着浓浓的黑烟和象征死亡的烈焰朝着扑面而来的大地一头栽下之时。

鏖战至今已经被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苏军航空兵,围攻暴打到只剩下8架弹痕累累BF109E3的德军战斗机部队至此终于再也支撑不住。失去了战场指挥官这一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迫使着这些已经体力严重透支的德军飞行员们朝着来时的方向原路败退而去。

凭借着数量优势和悍不畏死牺牲精神取得了这场空战胜利的苏军航空兵同样损失惨重,打了胜仗损失还比德军多的“卫国战争真理”再一次得以应验,整整23架散布在战场之上各个位置正熊熊燃烧中的苏军战机残骸正无声诉说着胜利的鲜血与来之不易。

当失去了战场指挥官的德军剩余BF109E3型战斗机们,裹挟着在远处盘旋等待的斯图卡机群一道败退而去之时。

一阵马力澎湃的发动机轰鸣声却在此时于苏军航空兵来袭方向再度陡然响起,宽大结实的双翼当即驭使着流线型的机身朝着激战正酣的地面战场径直俯冲而下。

在中世纪的欧洲,黑死病绝对是令整个欧罗巴大陆上的人们感到最惊恐和畏惧的词语,没有之一。

这场席卷了整个欧洲累计夺去了整整2500万人性命的可怕瘟疫所造成的杀伤,远超欧洲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其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仍旧在欧洲各地的纪念场所里历历在目。

而当二战时期的德军士兵,将黑死病这种几乎等同于和死神直接挂钩的名字用来形容一种苏军的兵器之时,此刻这些从云层之上向着地面德军阵地呼啸而下的苏军伊尔2型攻击机那可怕的杀伤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能被以战力爆表著称的德军士兵惊恐地称之为“黑死病(SchwarzerTod德文)”绰号,苏军伊尔2型攻击机的出色性能和强大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装备于伊尔2型攻击机机头发动机舱内的米库林AM-38型12缸直列水冷发动机有着极为惊人的澎湃动力,可在最大输出功率的情况下为整架战机输出高达1600匹马力的强劲推力,远超同时期德国空军所装备的JU87B-2型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强大的发动机马力和宽大的双侧机翼赋予了伊尔2型攻击机极为强悍的武器挂载能力。

在最大战斗挂载的情况下,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伊尔2型攻击机可以一次性携带8枚RBS-132型空射对地火箭弹外加4枚110千克航空丨炸丨弹。

早在对日诺门坎战役时,就已经在日军身上成功试验过空射对地火箭弹这种新式武器的苏军可谓是走在了火箭弹发展的前列,1941年的苏军不论是陆上喀秋莎亦或是空射对地火箭弹技术都已成熟可靠投入实战。

单枚弹重51千克的RBS-132型空射对地火箭弹可以达到330米每秒的飞行速度,其弹头战斗部内装的1.35千克TNT丨炸丨药使其对地面单位有着相当不俗的破坏威力。

相当多情况下,驾驶着伊尔2型对地攻击机的苏军飞行员们,都非常喜爱使用这种空射对地火箭弹对德军地面装甲单位展开扫荡突袭。

尽管RBS-132型火箭弹的战斗部装药量只有区区1.35千克TNT当量,比起德军的师属105毫米牵引榴弹炮高爆弹威力都要有所不及。

但由于伊尔2型攻击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采取45度甚至是60度攻击角度朝着德军坦克俯冲攻击,其所发射的RBS-132型火箭弹几乎都是打在了德军坦克最为脆弱的车体及炮塔穹甲部位。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