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热门小说推荐

说干就干的马拉申科当然不止于是嘴上功夫,实际行动也是在同步进行地进展飞速。

以源源不断态势、全机械化行军快速赶来的领袖师后续主力部队, 很快便以马拉申科打下并站稳的战术节点为中心,向两边拓展延伸,将部队按照事先制定好的作战计划,逐一填满了整个战场宽度,摆出了领袖师拉开架势、全力以赴的完全体姿态,准备随时迎战。

反观德军这边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看上去虽是反应迟钝但却也在情理之中,属于正常情况。

一个步兵师被打的屁股尿流、尸横遍野滚回来一小撮残部,甚至连机动转移的师指挥部连带师长、参谋长一起,都不知是死是活地在战斗中“失踪”、联络不上也找不到人之后。

意识到相隔不远的正前方战场,可能有一股强大到难以想象的苏军野战集群在张开血盆大口、等自己过去,差不多完全失去了战场形势判断能力的第41装甲军,理所应当地不敢再继续贸然前进跑路,生怕再这样大摇大摆地跑路急行军姿态开过去会掉入虎口。

用四面楚歌、成了惊弓之鸟这样的形容来描述当下的第41装甲军,确实是非常合适的。

第41装甲军的指挥层至今都没搞懂一件事:俄国人到底用了多少兵力,多么强大的一股重兵集群,来正面强攻、腰子捅刀、最后再切断后路地围追堵截自己。

对全机械化诸兵种合成兵团这个新概念尚无清楚认知,更加不会了解到其真实战斗能力的第41装甲军指挥层当然不会想到。

昨天给自己腰子捅刀、从侧翼结合部生吃掉一个主力加强装甲师的,其实和今天切断后路、打的己方一个步兵师哭爹喊娘的苏军是同一伙敌人,是“站不更名坐不改姓”的“钢铁屠夫”马拉申科,和他指挥的“斯大林警卫部队”。

没意识到这一情况的41装甲军指挥层,甚至都误以为俄国佬调集了至少正面一个、侧面和后背相加还得再算一个,总计两个坦克集团军的兵力来围追堵截自己,才能打出如此这般耸人听闻的战术效果。

尽管基于错误的战场形势判断,而得出了和事实真相对比非常离谱的判断结果,但这也不代表第41装甲军就会束手就擒、坐以待毙。毕竟这伙德军手里还捏着一个主力装甲师,以及足够配合这支装甲部队行动的多兵种配属作战力量。

不敢说绝对能打赢,但至少尝试逆境翻盘赌一把的资本是有的,或许真的能突围冲出去一部分人,这也说不好。

退一步讲,手里还有翻盘的资本在,要是啥也不做就这么直截了当地投降,那未免也有些太说不过去了不是?

所以当马拉申科指挥着自己的主力部队填充正面战场、积极备战之时,不再做急行军跑路,而是改为集结部队、聚集进攻能量的德军这边,也在同期做着自认为是最后放手一搏的豁出去准备。

交战双方谁都没有浪费时间,大家都在把握机会。

一场在这冰天雪地之中,绞磨钢铁与血肉的激烈碰撞已经在所难免、即将到来。

“通知各部加派侦察力量,旅属和团属的侦察部队都撒出去。侦察队也别老窝在一个地方偷懒,是机械化就给我动起来,德国佬是运动的、我们也得动起来,谁给我放跑了德国佬我撤他的职!上到旅长下到班长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保持警惕!”

“明白,我这就下去走走, 顺带把你的命令给他们带到。”

在临时搭建的领袖师前进野战师部内,在战场上只要下了坦克基本就是待在师部营帐内的马拉申科,正朝着打算乘车下去视察各部队情况的拉夫里年科叮嘱要领,而拉夫里年科则是报以点头回应,马拉申科临了还不忘提醒自己的好兄弟兼副手搭档注意安全。

“不知道德国佬什么时候会过来,你这趟下去多加小心。一旦有战斗爆发, 立刻往师部回撤, 有需要的话就调动距离你最近的部队支援保护你回来, 你有这个权力。记住你是乘汽车下去视察的,不是坦克,可没有122毫米主炮和厚实的装甲保护你。”

尽管领袖师已经收到了第一批试产型的IS7重型坦克,但因为众所周知的IS7设计太过新颖,从武器系统到操纵系统几乎全部换新。虽然用的都是成熟货架产品整合在一起、硬件可靠性没问题不假,但当这些新的、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子系统,堆砌在同一件武器装备上之后,对车组成员的技能培训就成了一件比较麻烦耗时的事儿。

全师上下就师长同志的车组算是能玩得转IS7这新玩意儿,除此以外余下所有的车组,包括副师长同志拉夫里年科的车组,那都是两眼一抹黑的纯抓瞎。看着这威武霸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钢铁大块头眼馋的紧,但确实是不会操作、无谈熟练掌握,属实是么得办法。

按照马拉申科的预计,即便是有随装备一起抵达的工人、技术员同志们的协助指点,再加上收到马拉申科的实战反馈报告后,已经被项目总师沙什穆林二次修订过的培训操作教材辅助。

一个此前从未接触过IS7的老牌精锐车组,要想熟练掌握这台70吨重的可怕战争机器, 并形成切实可靠的完全战斗力,那至少都得搭进去半个月的时间。

就这, 都已经是马拉申科考虑到战斗进程紧张、时间紧迫后,把各种培训学习流程都尽可能压缩之后的极限时间。

按照工人与技术员代表科纳科夫同志给出的说法,如果低于这个时间就让车组驾驶着IS7上前线投入战斗的话,那是大概率要用鲜血乃至于生命为代价,来弥补技能与掌握度上的不足的。

马拉申科当然也能明白科纳科夫说的确实是实情,这时间的确已经压缩到了极限,没有办法更进一步压缩了。

想当初,马拉申科从列宁格勒基洛夫厂提走第一辆IS7原型车的时候,都是趁着巴格拉季昂行动结束后、解放波兰行动开始前,领袖师完成合成化改编后的重整战斗力休整时间,愣是带着伊乌什金他们几个把IS7捣鼓了大半个月才算勉强弄明白,到战场上算是基本没出啥问题闹笑话。

精锐如师长同志这样的顶级王牌车组都尚且如此,纵使是强如领袖师这样的“近卫中的近卫”,但又有几个车组,是能做到如马拉申科车组这般个个履历开挂呢?

须知这可是除了装填手之外,余下的驾驶员、炮手、车长三人,全部从苏德瓜分波兰时期开始就已经是老坦克兵,在迄今为止的卫国战争历程中更是一场不落、打满全场的“大哥车组”。

没办法到手就用不说, 这紧赶慢赶的战斗进程还不给人学习的时间, 这也就是为什么身为副师长的拉夫里年科, 到现在用的都是上一代近卫专用车:IS4的原因。

尽管IS4炮不够狠、速度太慢,跟IS7一比那可真是啥也不是、就是个弟中之弟。

但谁让IS4是趁手兵器、用着熟练呢?

一件武器就是性能再强、威力再大,你不会用、玩不转,连开都不会开还讲什么性能?一味追求表象上的强大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更是得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的来搞,“步子迈太大扯到蛋”的真理不管啥时候都适用。

日期:2022-05-12 18:17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