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咱们别看他了。这小子今天肯定没吃药!”我假装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最后检查了一遍自己步枪的枪膛枪膛后,就也是小跑着从另一个方向上了山坡。
“嗯,我看也是。”大勇笑着摆了摆手,然后就是端着大弓弩与我们一排其他十几个特战队员也在后面跟了上来。等队伍进入山坡上的密林后,我们就按照寒队长之前的制定战术方案,所有人分散开,以大约每70到100米一个人的距离呈“一”字队形向前隐秘搜索前进。
而与此同时,欧阳擎天和沈前进所在的二班以及第二特战排的几十个弟兄从山沟下“楔”形队形慢慢先前搜索,随后又是被分成两拨的第三特战排紧跟其后,一队跟随二排之后做后备力量,一队在与我们一排搜索区相对的右侧另一条山脉上一并向几公里外的那个小山庄所在的区域搜索前进。
很显然,从这种队形来看,队长已经把夹在中间的二排作为主攻突击力量。可是我有点搞不懂,一般情况下这个位置都是由我们第一特战排来担当的,难道这一次队长是想均衡一下各排的作战经验和立功机会?还是两侧山林里有更难以揣测的威胁?
不过不管怎么说,哥哥我也就是这样一想,毕竟自己不是干部,暂时还没有对作战全局的那种运筹帷幄的本领。现实点说,哥这样想的原因就只有一个——此刻,这也可能会是在我们特勤中队所有战士的心中一闪而过又默默关注着的想法:在每一次执行任务中,只要作为主攻班和第一突击组就理所当然的会在进攻口令下达后成为第一批冲进危险房屋的战士们,冲进去后只要第一个放到持枪暴徒并成功解救出人质后那就意味着立功,被金榜题名报功之后那就约等于一个二等功勋章或数个三等功勋章!
当我胡思乱想完了这些不知道是不是有用的东西时,我就已经沿着这条东西方向延伸的山脉线上走出去了两公里多的距离,这时快要落向地平线的太阳光已经被我眼前的这道峰线完全遮挡住了,可以说哥现在只要再向上爬十几米就能一览眺望周围十几公里的群起山岭和那美妙绝伦的日落风景线。可是这样做又属于丛林行军的大忌!因为虽然山顶的风景独好,但在没有任何遮挡物的情况下,你很快就会把自己的身形和影子直接暴露在那些一直藏匿在丛林中的敌人的视线里;霎时你就会成为某个敌人*上瞄准镜里瞄准的目标。
不过现在虽说并不是那些危机四伏的战争年代,况且今天执行的这次任务也属于半围剿性质的主动出击,但哥哥我这点子定力还是有的——其实这也叫做战术素养!
然后我就继续顺着这片越来越阴暗无光的丛林深处向前搜索前进。当太阳光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时,我就终于在前面的大约1000米处的斜下方山沟里看到了几个淡白色的亮光。然后我又端起步枪,利用具有夜视功能的低倍率瞄准镜仔细一瞅,这里是一个占地大约500平方米的方形小院子,铁栅栏的正门口朝向西南,院子内左右各是两个平房布局的车库和屋舍,中间则是一个占地大约200平米的两层楼欧式别墅——地方终于到了,这就是我们此刻搜索的目标山庄!
“一组报告近地卫星,我以到达预定位置。”
“二组报告,我以紧跟其后潜伏就位。”
“三组报告,我已经入观察区。”
“四组……”
在天黑之前,我们的特勤中队的各个作战小组就已经隐秘的到达这个小山庄附近的草丛中和左右高处的山坡上。而后各组长到达预定位置的第一步,就是依次向寒队长汇报情况。
然后隐藏在山下的突击组中,有两个携带特种侦听仪器和热成像仪的战士就贴着草丛里无声的靠近山庄,等其进入了一定距离之后,就开始对院子内的几个房屋进行抵近侦查。
等过了几分钟后,我就在这两名侦查兵在对讲机里的低声的汇报中得知,此刻这个山庄的房屋里共有26个人,从热感成像仪来看,其中的21人都聚集在中间的那个两层楼别墅里,而另外5人聚团正坐在车库对面平房里好像在看电视。而再从侦听系统中判断,在此刻正紧拉着窗帘的别墅一楼里,不是会传出来一阵清脆的鞭打和严厉的盘问声,但是就是没有听见有女人的说话声音。
此时此刻我相信在山下的攻击队形中最为靠前的应该就是这个五人组侦查队伍了,而从整体处突战术体制上来讲,侦查组也有很多的立功的机会,不过我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选择这个专业,这不仅是性格取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可不想每当一出任务时就要背着一个像大锅盖一样的侦查仪器,如果那样的话,人家还以为我是炊事班的呢!
在东北深冬的晚上六点以后,天空就已经彻底的漆黑一片了。而此刻别墅内的二十多号人依旧嘈杂声不断,不时会有杯盘碰撞的声音传出来,看样子好像也是进入开饭时间了。
这对于正在外面埋伏着的我们正是一个好机会!然后寒队长就在对讲机里命令二班长东方红只身潜入山庄,进行更为确切的画面成像侦查。其实这方法就是在目标房屋的房檐上或是找一个相对较薄弱的墙体,然后利用微型无声电钻凿出一个窟窿,然后再把细管状探头放进去,从而秘密窥探起室内的实时情况。
虽然这种侦查手段已经在反恐特战界运用了很多年,但直到今天仍然在许许多多的实战中运用得屡试不爽。所以这一次的单人“零距离”侦查很成功,二班长终于找到了被绑坐在屋内中央的女记者刘颖,同时还发现其中几个人身上别有*。
所以知道了人质还停留在屋内的消息后,参与此次任务的所有战士都算是在心里松了一口气。不过再往下一部的去想,我心里面还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可真是一次非常棘手的房间突入行动了。——20人劫持一名人质!
回想这几个月我们在反恐大队的训练生活中,也确实有一次类似的科目事件,那就是总队司令部的工作组来我们特勤中队做季度性抽考的时候,我记得那是一个作训处的中校给出的一个对反劫持战术的假设科目——在一辆公交车上有23人劫持了一名司机!虽然那是我们经历的考核中最变态的一次,而战友们也都认为那个作训处的中校是在故意找我们特勤中队的茬,但谁又能想得到呢,今天这种类似的态势竟然真的出现在了实战当中!
不过说到底哥几个还是干这个吃饭的,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就算屋里的持枪暴徒再多,我们也有两个以上的相对应的突入战术和预案。而且这都不是用来应对上级考核的。所以哥就根据眼下山沟里的这个别墅的外形轮廓来判断,基本就预想出了两个从各个窗口包围式的并分成三批连贯性突入队形,这种系列的战法通俗的讲就叫做:三对二淹没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