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些时候,丫鬟进来禀告:“把辛家十四娘叫来了。”不久,就看见红衣女子进来,对着老太太俯身下拜。老太太说:“你以后就是我家的外甥孙子媳妇了,不要再用丫头的礼节。”女子娉娉地站起来,红袖低垂。老太太为她整理头发,抚弄她的耳环,说:“十四娘最近在闺中做什么活计?”女子低声对答:“闲来只是刺绣。”回头看见冯生,她害羞得局促不安。老太太说:“这是我外甥孙子。他非常想和你成为姻亲,为什么让他迷路,深夜逃窜到这溪谷呢?”十四娘低头无语。老太太说:“我叫你来非为别事,是想为我这孩子做媒。”她只是沉默不语。老太太吩咐打扫床铺、铺好被褥,立即为他们成亲。十四娘害羞地说:“还应该告诉我父母。”老太太说:“我替你做媒,有什么错误?”十四娘说:“郡君的命令,我父母应该不敢违抗,但如此草率,我即使是死去,也不敢奉命!”老太太笑道:“小女子的志气不能侵犯,真是我的外甥孙子媳妇啊!”于是拔下十四娘头上金花一朵,给冯生收下,命他回家查找黄历,找个吉日来做亲事;又派丫鬟送十四娘离开。老太太听见远方已经鸡叫了,派人牵驴送冯生出去。冯生走出几步,偶一回头,却看见村舍已经消失,只见到松树和楸树浓密黑暗,遮蔽着一个破败的坟墓而已。冯生安神下来回想了好一会,才明白这里是薛尚书的坟墓。
薛尚书是冯生已故祖母的弟弟,所以称呼他为外甥孙子。冯生心知见鬼了,但还不知十四娘是什么人,慨叹了一阵就回去了。回到家,冯生胡乱地翻检黄历来等待,但心里怕鬼的约定很难靠得住。再到寺庙去,却看到各房屋很荒凉,问别人,就听到有寺中经常看到狐狸的传闻。冯生暗想:“如果能得到美人,即使是狐狸也是很好的。”到了选定吉日的那天,冯生在房屋和路上搞大扫除,让仆人轮流眺望,到了半夜还是没有消息,冯生已不抱任何希望了。一会儿门外嘈杂起来,冯生鞋没穿好就跑出来窥探,只见花轿已经停在院子里,两个丫鬟搀着十四娘坐在青庐里,嫁妆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两个长鬣的仆人扛着一个扑满,大得像瓮,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把它放下。冯生为得到美丽的妻子而高兴,并不猜疑他是妖怪。,问十四娘:“一个死鬼,你们家为什么对她这样帖服?”十四娘说:“薛尚书如今担任五都巡环使,数百里的鬼狐都是他手下,所以回坟墓的时候很少。”冯生不忘做媒的恩德,第二天就去祭祀他的坟墓。回来时看见两个丫鬟拿着贝锦作为贺礼,直接放到桌面上就走了。冯生把这事告诉十四娘,她说:“这是郡君的东西啊。”
县里有个人叫楚银台,他的儿子年少时和冯生是同学,听说冯生娶到了狐妻,送些东西作贺礼就进冯生家里喝酒了。过了几天,又下请贴来请冯生到他家去喝酒。十四娘听说了,对冯生说:“那天公子来,我在墙上开了个小洞观察他,那个人猴子似的眼睛里有鹰似的凶光,不可以和他长久相处啊。最好不要去。”冯生答应了。第二天公子造访,追究冯生的失约之罪,并送来新的礼物。冯生说笑间有嘲笑公子的言语,公子非常羞惭,不欢而散。冯生回到内室笑着对十四娘说刚才的事情,十四娘面带凄惨之色,说:“楚公子是豺狼一样的人,不可以和他亲近啊!您不听我的话,将会陷入灾难啊。”冯生笑着向十四娘道歉。后来他和公子又互相开玩笑,原来的梁子慢慢解开了。
恰逢考试之年,公子考了第一,冯生第二。公子沾沾自喜,让人过来请冯生去喝酒,冯生推辞了;公子频频相邀他才去。到了才知道这天是公子生日,宾客和随从满堂,开出的筵席很丰盛。公子拿试卷给冯生看,亲友挤着看试卷并大声喝彩。酒过三巡,堂上奏起了音乐,乐声悠扬,宾主都很高兴。公子忽然对冯生说:“谚语说:‘场中莫论文’,我如今才知道这是错误的。小生名次之所以能比老兄高,只因为‘起’这里有几句话略微比老兄你高明罢了。”公子说完,满座啧啧赞叹。冯生喝醉了,不能忍下这口气,大笑道:“老兄,你到了现在,还以为你的文章高明才得第一的吗!”冯生说完,满座失色。公子羞怒交加,喘不过气来,客人们渐渐离开了。酒醒后冯生开始后悔,于是把这事告诉了十四娘。十四娘不高兴地说:“您还真是乡巴佬里的浪荡子弟!轻薄的态度,施加给君子,就会损害我的德行;施加给小人,就会带来杀身之祸。您的祸患不远了!我不忍心看见您流落的样子,我还是离开吧。”冯生害怕得哭了,并告诉她后悔了。十四娘说:“如果要我留下来,你就和我作个约定:从今以后闭门不出,不要和别人去玩,不要多喝酒。”冯生认真地接受了教诲。
十四娘做人勤俭节约,终日纺织,有时回娘家探亲,没有过夜不归的。她又经常拿钱财做些谋生的事情,每日有剩下的钱,就把它放进扑满里,关闭门户时,有来访的就让老仆人出来接待送走。
一日,楚公子让人送请贴来,十四娘把它烧了不让冯生知道。第二天,冯生在城外吊丧,正好在丧家见到了公子。公子拉着他的手臂苦苦相邀,冯生借口有事推搪。公子让仆人拉着冯生马的辔头,又拉又推地把冯生请到家。到家之后,公子命令立刻排上筵席。冯生想早些回去,公子百般阻拦,又让家里蓄养的女乐师出来弹筝为乐。冯生素来豪放不羁又向来被关在家里,很觉得烦闷,突然间喝了很多酒,兴致更高,不再把老婆的话放在心上。于是冯生喝得大醉,在席位上睡着了。
公子的老婆阮氏非常厉害,丫鬟和小妾都不敢化妆打扮。几日前,有丫鬟进了公子的书斋,被阮氏捉住了,用棍子打那丫鬟,打得头破而死。公子因为冯生嘲讽过他,恨冯生入骨,每天都想报复他,于是计划灌醉他来诬告他杀了那个丫鬟。乘冯生喝醉睡着,公子命人把尸体扛到冯生的身边,关上门就走了。冯生五更的时候酒醒,才发觉自己睡在桌子上,起来找枕头和床,却发现有东西很软,绊到了他。摸了一下,原来是人,心想这是主人派来伴睡的仆人,但又踢她不动,抬起来发觉这已经僵硬了。他非常害怕,出门大叫。公子家仆人全都起来,举火来看,发现尸体,捉住冯生,大声叫骂。公子出来认尸,诬告冯生**丫鬟,捉起来送到广平衙门里。隔日,十四娘才知道这事,泪如雨下,哭着说:“我早知道会有今天的事情了!”于是按日给冯生送钱。冯生见到府尹,不能伸冤,早晚被打,皮肉尽脱。十四娘亲自去探监询问,冯生看到她,非常悲哀,说不出话来。十四娘知道这陷阱公子挖得很深了,劝他招认,以免皮肉之苦。冯生哭着答应了。
十四娘斡旋的时候,即使是相隔很近的邻居都不来慰问。回到家后她叹息不已,于是派丫鬟出去办事。独自居住几天后,请媒婆买到良家女子。那女子叫禄儿,才十五岁,长得很漂亮。十四娘和她一起吃一起住,对她的好处不同于普通下人。冯生招认是误杀,被判绞刑。老仆人得到这消息回来,哭得说不出话。十四娘听说了,坦然自若像不介意。不久就是秋天行刑的日期了,十四娘才忙得不可开交,早出晚归,脚都不停过,经常在僻静的角落和监狱里悲伤,到了吃睡不香的地步。一天天刚亮,狐狸丫鬟忽然回来了。十四娘立刻起来,和她在一旁说悄悄话,出来时却笑容满面,料理家务像平时一样。第二天,老仆人去探监,冯生让他带话给十四娘,让她来这里作诀别,老仆人回来转述,十四娘漫不经心地答应了,也不伤心,只是不去理会;家里人私下里议论她太狠心了。忽然路上众人传得纷纷扬扬:楚银台被撤职,平阳观察使奉皇帝特旨来审理这个案子。老仆人听说了这个消息,高兴地禀告十四娘。十四娘也很高兴,立即派人到衙门去打探,却看见冯生已经出狱,大家见到是又悲又喜。不久把公子抓住带上堂,一讯问就知道了案子的全部情况。冯生当堂释放回家。冯生回来看见十四娘,泪流满面,十四娘也看着他哭了。悲伤过后是欢喜,但冯生还是不知道怎样让皇帝知道了这事。十四娘笑着指着狐狸丫鬟说:“这是您的功臣啊。”冯生愕然询问。
日期:2019-11-14 18:11